第496章 汤泉之约 狼刺之帝国崛起
蒙义:“王上。“
姬宜臼:“小来,叫表兄,叫我表兄我心里就知道在大秦我还有个想著我顾著我的弟弟。“
“表兄,待到大秦得胜之后,小来亲赴洛邑把你和姨母接到汧渭之会,姨母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表兄若是愿意待我把汤泉宫修缮一新之后就把汤泉宫和驪山献给表兄。“
姬宜臼擦了一下眼睛说:“你刚继位,大秦也刚兴起,人力財力还不是很充裕,多板鞋於国於民有利的事情,汤泉宫以后再说吧。“
姬仇:“王上以臣之见不如我们做个约定,我们四个每年到此一聚如何?“
姬掘突:“好主意,就这么定吧。“
姬宜臼看著蒙义,似在徵求蒙义的意见,蒙义郑重的点点头,姬宜臼的眼泪夺眶而出。此时的姬宜臼不是天子,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兄长,一个感受到兄弟关爱的不得志的兄长。
这个约定在后来一直延续下来,即便是秦晋郑之间有分歧有爭斗的时候也一直延续著,而且在后来汤泉之约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赴约的人也逐渐增多,汤泉宫在后来成了仅次於大秦国都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舞台。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勾心斗角合纵连横的歷史大剧,各路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努力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全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汤泉宫也见证了周王朝从强盛到灭亡,大秦从低微到崛起的传奇。
三天之后,姬掘突和姜寧护著姬宜臼返回洛邑,蒙义一直送到边界才和姬宜臼洒泪而別。姬仇拍拍蒙义的肩膀说:“我回去了,从犬丘接上玥儿就走,等姬伯大一些我就把他送到你身边,你要好好教他。不求跟你一样,只要別做个无能之辈就好。“
“大哥捨得吗?“
最⊥新⊥小⊥说⊥在⊥⊥⊥首⊥发!
“捨不得又能怎样,他是世子从他生下来那天就註定要担起责任,我现在对他狠一些將来他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的。其实掘突也有这个意思,不为难吧?“
“大哥如此信任贏来,贏来定当把姬伯视如己出,大哥请放心。“
姬仇抱住蒙义的双肩:“小来,大哥是怎么当上晋候的你比谁都清楚,我以后肯定还会有儿子,我不想看到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到时候,如果我先你一步,你无论如何一定要帮我保住晋国。他们兄弟如果手足相残,你一定不要客气,但是留他们一命,这算大哥求你的事情。“
“大哥,你我都还年轻,说这些为时尚早啊。“
“岳父的例子在前,不提前想好这些事不安心吶。小来,你就答应了吧!“
蒙义抱住姬仇哥俩的眼泪掉在对方肩上,这一幕看得吕购、姬煜和姬仇唏嘘不已。
吕购说到:“当年我看到你们兄弟之后就有过论断,今天一看我说的没错。姬仇,你就放心吧,好好治理晋国,有事多和贏来商议,两个人共担总比一个人要强。“
姬仇:“谢过伯父,姬仇告辞,伯父一路珍重。“
送走姬仇之后,吕购对蒙义说:“贤婿,我等著你,要快呀。“
“岳父但请放心,很快就会见分晓。“
吕购哈哈大笑登车而去,姬哀对蒙义说到:“秦侯,我已经传讯回燕国,燕国大军已经开始准备只等秦军行动。“
蒙义握住姬哀的手说:“此次你我两国定会大获全胜,也会各偿所愿,届时请世子和燕候驾临汧渭之会,我们把酒言欢。“
姬哀:“大秦新都是汧渭之会吗?早该如此,我们就此约定,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
啪,两只手掌拍在一起,蒙义亲手把姬哀扶上马背大喊一声:“万胜!“
姬哀拔出长剑,剑指苍穹吼道:“万胜!“
蒙义看著打马而去的姬哀连连点头,他对王捷说到:“燕国世子人中之杰,燕国军民慷慨激昂。怪不得,怪不得呀!“
王捷问到:“君上因何感嘆?怪不得什么?“
蒙义哈哈一笑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周公姬煜点著都说:“秦侯是白猿子高徒,想必得了真传啊。“
三人相视一笑揭过这个话题,其实蒙义说怪不得没別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在后来秦始皇灭六国时燕国是倒数第二个被灭的,最后一个是齐国,只不过那时的齐国已经不是吕购的后人做国君了,也就是说战国时的齐国不是姜齐而是田齐。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这样的灭韩、灭赵、灭魏、灭楚、灭燕、灭齐。从这里可以发现六国中已经没了晋国和郑国,因为曲沃吞晋导致后来的三家分晋春秋时代的霸主之一晋国被赵、魏、韩瓜分,这也是史学界界定春秋和战国的两个时代的分界点。而郑国苟延残喘到了战国初期,被新兴的强国韩所灭。秦晋郑当初这三家关係不错的强势诸侯,两家逐渐没落,而且全是因为內乱所致,唯有大秦越来越强盛最终一统天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也確定了华夏历朝歷代最基本的疆域范围。
这种事蒙义自然不能说出来,因为即使说出来也没法验证,这前后的时间跨度长达五百多年,蒙义不是神仙绝对活不到看著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那天,所以说也没用,做好当下的事情让大秦保持锐意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蒙义脱掉袍服换上鎧甲翻身骑上火云,他看了一眼汤泉宫之后,把一张狼头面具戴在自己脸上。
“王捷!“
“臣在!“
“整军出征!“
嘟嘟嘟嘟!號角响起,大军集结,蒙义催马驰过排著整齐队列的秦军將士,每到一处將士们都会齐声大吼:“大秦!大秦!大秦!“
雄壮的秦军战歌隨后响起。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生,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寧,秦有锐士,谁与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