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官场风气变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嗯~啊~”
李青一进院,驴子就叫了起来,大眼幽怨:死鬼,你也知道回来啊?我都成別人家的驴子了。
李青笑著上前,嘖嘖道:“这一身皮毛,可真光亮。”
于谦也上手抚了抚,笑道:“它很通人性呢。”
说著,取出一旁的草料餵驴子,隔壁马厩的老表,投来了羡慕眼神。
毛驴呲著大板牙,愜意的吃著上等草料,傲娇的不行。
这畜生都快成精了……李青摸了摸鼻子,给了它一巴掌,“在別人家收敛一点儿。”
毛驴:“……”
不多时,驴子吃完草料,舒服得往乾草上一臥,別过不看李青。
“嘿,长本事了是吧?”李青擼起袖子,“信不信我晚上吃驴肉火烧。”
于谦拉住李青,好笑道:“先生,我们去客堂说吧。”
“回来再找你算帐。”李青不忿说了句,跟于谦去了客堂。
下人送上茶,于谦给李青倒了一杯,问:“先生,草原上夜间寒冷,太上皇他还习惯吗?”
朱祁镇不仅是君,也是他的学生,于谦对朱祁镇的感情格外深。
可以说,朱祁镇是他看著长大的。
除了亲征这次,还有上次海上贸易份额划分,其他时候,朱祁镇几乎都符合他心目中的明君。
李青点头:“没你想的那么苦,韃靼对他礼敬有加,好吃好喝得伺候著,当然习惯。”
顿了顿,他神秘兮兮道:“我给你说个机密事儿,你可別往外传。”
“既是机密,那先生还是別说了。”于谦摇头。
“……”哪有话说一半的道理,李青还是说了:“我回来时,他孩子都快出生了。”
“啊?”于谦嘴巴张得老大,一时间都失去了表情管理,訥訥半天,愣是一个字儿没说出来。
怪只怪……于谦这个古人不懂吐槽为何物。
李青笑道:“人都胖了十来斤,你说他习惯不习惯?”
“对了,这事有损皇家顏面,你可別大嘴巴,皇上都不让我说呢,也就你了。”李青抿了口茶,笑眯眯道,“现在这样也挺好,他真回来,非大明之福。”
“我不外传。”于谦点点头,接著又是一嘆:“先生说的是,可他怎么说也曾是大明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一直待在草原上……他也不是个事儿啊!”
“皇帝不急太监急。”李青揶揄道,“人家乐不思蜀,你倒还急上了。”
于谦苦笑:“我不是迂腐,只是……唉,太上皇总不能一辈子待在草原上吧?
落叶要归根啊!”
“嗨~你是说这个啊。”李青恍然,“他才二十出头,且活呢,等他上了岁数,亦或想回来时再接回来也不迟;
韃靼留著他没啥用,他只要想回来,韃靼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嗯……也罢。”于谦嘆了口气,不再为此事纠结。
太上皇生活滋润,他不想回来,且不回来对朝局也有正向影响,于谦自不会强求。
“海商份额的事已落实下去,现阶段,民间的手工业技又开始復甦了。”于谦道,“这是好事,不过也有不好的。”
“什么不好的?”李青问:“赋税?”
“嗯,不过不是商税,而是田赋。”于谦说。
李青眉头一皱,冷笑道:“好啊,我正想著手田赋呢,他们倒是先下手了,说来听听。”
于谦沉吟道:“他们称富绅地主承担赋税太重,甚至难以承受,旱涝不保收,他们都快雇不起佃户了。”
顿了顿:“更有甚者,危言耸听的称佃户失去活计,便会闹动乱,威胁大明根本,实在可恨。”
“他们的诉求是什么?”李青问:“还有,皇上怎么说?”
于谦端起茶杯喝了口,这才继续说道:“他们提出两条方案,一个是以以往赋税为標准,三七开,皇上不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