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石亨上门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朱祁鈺心情不怎么好,见李青还有心情笑,鬱闷道:

“人都说,主忧臣辱,你就不想著解君之忧?”

那是他们说的,我可没这种观念……李青翻了个白眼儿,道:“攒钱无非开源节流,皇上若想提前还完,也不是没有办法。???? ?9????????.????? ????”

朱祁鈺精神一振:“比如?”

“比如提高田税。”李青道,“太祖把田赋定的极低,其用意是为了恢復民力,休养生息;

然,这么多年过去,大明已经不是幼苗,它得到了茁壮成长,田赋適当涨一下,无可厚非。”

朱祁鈺皱了皱眉:“田赋事关国计民生,提高田赋影响甚大。”

“皇上能这么想,是百姓之福。”李青由衷道,眼中闪过一抹欣赏。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的粮食產量比洪武朝要高多了,即便提高,也没什么影响,无非就是百姓发些牢骚。”

“不可,有地的百姓自然无忧,但没地的佃户呢?”朱祁鈺嘆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吃亏的还是百姓。”

李青笑道:“表面看,確实如此,不过现在海商份额重新分配后,百姓除了务农之外,又多了一条路选,做工!”

朱祁鈺一怔。

李青继续说道:“海外市场越做越大,所需的工人也越来越多,做工赚的钱,比务农还要多些,如今就连辽东都开始种桑养蚕,往商业上靠,南方更是如火如荼;

在这种背景下,地主不敢压榨太凶,毕竟…他们自己可不会种地。”

“嗯…確实如此,只是……”朱祁鈺苦笑道:“朕登基刚一年,如此行事怕会失了民心啊!”

李青无奈道:“刚开始百姓肯定会有怨言,但……怎么说呢,从长远来看,这反而是为百姓好。”

“提高田税,还为百姓好?”朱祁鈺无语,“这话朕都不信。”

李青却道:“大明现在不是按人丁收税,而是按地收税,田赋增加利润就会降低,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土地兼併。”

朱祁鈺一怔,“嘶…是这个理儿。

先生看待事情的角度,总是那么新奇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青笑笑,“地主富绅是逐利的,同理,百姓也是逐利的,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便能很大程度上安稳內部。”

朱祁鈺深感赞同:“先生之言,字字珠璣。”

顿了下,问:“先生以为,田赋提到多少合適?”

“不能太高,定在两成吧。”李青道,“对了,他们不是要求恢復洪武祖制吗?那就恢復一条,

贪污粮税累积达六十两者,剥皮实草,后代永不录用!”

“这…这怕是……不妥吧?”朱祁鈺心惊肉跳,皇帝做一年了,他可不是任嘛不懂。

文臣武將有几个不贪的啊,这么一搞,只怕会把人逼急。

可以適当的吏治清明,但想让臣子两袖清风,不取一毫,绝不可能。

谁当官是为了那一点儿死俸禄啊?

多少得让人捞一点儿,官场是个人情世故很重的地方,迎来送往什么的都要钱,单靠俸禄远远不够!

当然,即便够,该贪一样贪,宋朝文官待遇够好了吧,贪官污吏还不是多如牛毛?

归根结底,都是好了还想好。

李青眼眸低垂,幽幽道:“我说的是贪污粮税。”

“这样啊……”朱祁鈺訕訕点头:“倒也不是不行。”

李青苦笑无语,朱祁鈺也是苦闷无言,两人一个有能力,一个有权势,但遇上这种根本性问题,都无能为力。

有些事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也做不到。

良久,李青打破沉寂,问:“现在宝源局有多少铜钱?”

“经过称重比,算出有五万万,又八千万余枚铜钱。”朱祁鈺道,“能回收五百八十万贯宝钞。”

李青点头:“今年跟日本国的贸易开始了没?”

“开始了,上个月商船刚走。”朱祁鈺嘆道:“这两年多才弄了这么些,真要想还完,再过二十年也够呛。”

“用不了那么久。”李青摇头,“隨著经济繁荣,会一年比一年好,最多十五年,快的话十二三年就能还完。”

李青道:“皇上你不要光想著这只是还债,事实上,看似在还钱,还会有一大部分回流;

朝廷並不会因为还债而越来越穷,反而能因稳定购买力,变得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