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让高山低头 ,叫河水让路。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然而即使老太监离万历还有五六米远,房间里也点著香薰,却仍旧闻到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一些恶臭。

不用抬头看,老太监也知道如今的万历皇帝长得是一副怎般模样。

万历开口,轻声吩咐道:“去把太子朱常洛和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叫来,就说朕要与他们商议……禪位之事。”

“!……陛下,您的龙体……”

“去吧。”

“……是。”

看著老太监的离去,万历深深嘆出一口气。

他想过了,既然自己得了重病的事情已经瞒不住,那还不如全盘托出,承认自己已经残疾,无法再胜任皇帝的工作。

就隨了百官的意,让太子来担任这个皇位。

自己安安心心地在宫中养病,不至於到了晚年还落得个“明实亡於万历”的千古骂名。

只是这样子的话,就有些太过对不起郑贵妃了,自己当初对她承诺要让朱常洵当太子的事情变成了一场空话。

……

了解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歷史真相后的刘斌,给视频点个讚。

之后小手一划,看起来像一个视频: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新视频的標题令不少古人愣神、不解,还在好奇这时的视频开始了播放。

【刚开始,视频之中云雾繚绕,看不见任何东西,直到一阵微风吹过,云雾裂开一道缝隙,一条钢铁巨躯凌空劈开峡谷。】

“铁龙横天,云中蜃楼!”

一些古人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那横跨在两山之间的钢铁巨龙竟是一座大桥?

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这还是他们第1次知道桥樑居然还能够建在这么高的地方,仿佛共公撞断不周山后遗留的脊骨,横亘两崖之间,不见首尾。

而还没等他们震惊多久,画面镜头忽然拉大,向桥栏一端的大山隧道拉近……

呼——!!!

!!!——啾。

一条白色的长蛇从隧道呼啸而出,仅仅只用了几秒,便穿过了两山之间横跨的桥樑。

再看之时它已经远去,只能看到一条白色的尾巴,但很快连尾巴也看不见了,消失在云雾之中。

无数古人嚇傻了眼:“刚刚……那是火车吗?”

“怎么可能是火车,火车可不是长那个样子的!”

周围的人赶忙提醒。

前面关於华夏发展史的视频中他们有看过火车行驶的模样,那东西的顏色是灰绿的,根本没有那么白,而且行驶的过程中车头还会冒出滚滚浓烟,並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可刚刚飞驰而过的白蛇不但速度极快,声音还小,甚至连烟雾都没有冒出一点!

比火车快了不知多少倍。

那根本就不是火车,那究竟是什么?!

无数古人都迫切地想要知道,他们看向视频的评论区: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直至亲眼遇见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含金量有多重,在老家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群山如同天然屏障,把村寨藏在重重褶皱里,而中国高铁就像一支离弦之箭,直直穿透大山的封锁!”

“这也正是我国最牛也最不容易的地方,就是一边顶著外部势力的围攻,一边忍著內部短视鬼的痛骂抱怨,还要放眼未来干出一大片天地。

別国总统最爱做的就是一上台就立刻否定並推翻前任的政策,所以他们搞不成长远计划,而在中国不管当下有多艰难,都会为了国家的未来制定一个或五年或十年或五十年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

现在坐地铁上班,高铁回家,网购个水果两天就到,谁不觉得方便?可几十年前,中国人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出个省都要半个月。

国家不是没问题,是总想把不好的变好。

翻翻这七十多年,国家干的事不是给你卡里打钱,而是让山里人喝上水、用上电,让他们的孩子也能读书。

这条路是为几代人铺的,今天的生活,是国家几十年前就想好的,那些被质疑的远见,时间一长,就成了真本事。”

“中国工人:我用双手和肩膀在这颗古老的星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和杰作。”

“阜阳西站有一条宣传標语很经典——人民铁路为人民。”

“贵州省是中国山峰最多的省份,全球前100的高桥里,贵州占了49座,一个省份里修那么多的桥,加上每年的养护和必要支出,一辈子甚至永远都不可能回本。

但为何要修?因为那里面有我们的同胞同族,他们需要,为何不把他们迁出来?因为祖祖辈辈长在这儿葬在这儿,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葬在这里,落叶归根。”

“去过贵州才知道,国家的扶贫力度有多大,决心有多强。”

“无论看多少遍都觉得震撼。(图片:一张修在云端之上的高桥。)”

“欲与天公试比高!”

不知为何,一名青年在看到那仿佛建立在天宫之上的桥樑时忍不住脱口而出。

彻底明白了什么叫社会主义制度,贵州那地方,曾在古代出现过夜郎国、罗殿国、苗疆古国、各大自治土司政权,可以说是华夏歷史上变化最多的省份之一,地处西南犄角旮旯,山多地少,人口、经济、资源都不適合发展的情况下,却还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了它能够跟上社会的脚步而不断努力,他们是真的想要把社会打造成一个人人共同富裕的社会,而不是空口白谈。

让李白口中的“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变成了“忆往昔,蜀道多艰,望今朝,天堑变通途。”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抱著怎样坚定的信仰与决心去修建的。

大秦。

“原来那横跨崇山峻岭的交通工具叫高铁呀……后世究竟还有多少种交通工具是寡人不知道的?”

通过刘斌的视角,秦始皇已经知道了后世存在著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等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现在又多出来个高铁,为了让它能够在所有地区通车,还修建了这么多条横跨崇山峻岭的桥樑。

看来后人为了摆脱贫穷,真的很注重水利交通。

这不由得让嬴政想起了他大秦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秦直道。

那条道路的修建技术和成本虽不如后世,但也是当世技艺的巔峰,大大方便了大秦军民的通行,这一项工程嬴政还是很满意的。

就是不知道数千年过去了,那条秦直道是否还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