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突厥一夜覆灭 李承乾拥兵百万,父皇请称太上皇
“萧师不必如此自责。承乾那孩子,性子跳脱了些,本宫回头自会说他。”
她的声音柔和,是三月的春风,能抚平人心中的一切焦躁。
“只是,本宫也有些好奇,承乾虽顽劣,却也知分寸。最近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如此怠慢学业?”
萧瑀端起茶杯,却迟迟没有喝,只是捧在手里,神情复杂。
“若说有什么事……倒也没有。殿下每日除了在东宫饮宴,便是与秦怀玉、程处默那些將门子弟廝混,探討些……拳脚功夫。”
他说到这里,又是一声长嘆,“老臣实在担心,长此以往,殿下怕是要荒废了圣人经典,沾染上武人的粗鄙之气啊!”
长孙皇后闻言,柳眉微蹙,眼中也闪过忧虑。
但很快,她又舒展开来,轻声道:“萧师多虑了。承乾这孩子,本宫是了解的。他或许表面贪玩,但其心性,却是极好的。”
萧瑀一怔,抬起头来。
“娘娘何出此言?”
长孙皇后放下茶盏,目光悠远,陷入了回忆。
“萧师可还记得三年前的事?”
三年前?
萧瑀凝神思索。
三年前,承乾还未被册封为太子,只是皇三子。
那年……
发生了什么?
看著他疑惑的神情,长孙皇后提示道:“是承乾在文华殿伴驾读书时,一个小黄门失手打翻了茶盏,污了陛下御笔亲批的奏疏。”
经她这么一提醒,萧瑀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他当然记得!
当时他就在场。
那份奏疏事关重大,乃是关於对突厥的战略部署,李世民熬了好几个通宵才擬定好的方略。
小黄门嚇得当场魂飞魄散,面无人色,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所有人都以为,那小黄管的性命,乃至他全家人的性命,都要就此终结。
李世民当时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可就在那时,年仅十三岁的李承乾,却站了出来。
他竟主动对暴怒的父皇说,是自己走路不小心,撞到了小黄门,才导致茶水泼洒。
所有罪责,他一力承担。
当时李世民是什么反应?
萧瑀已经记不清了。
他只记得,自己当时看著那个挺身而出,將一个素不相识的卑贱宦官护在身后的少年,內心受到了何等的震撼。
那一刻,他看到的不是一个顽劣的皇子,而是一个有担当、有仁心、未来足以承载天下的储君!
回忆起那一幕,萧瑀脸上的愁容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欣慰的感慨。
“娘娘说的是。老臣想起来了。”
他抚著长须,点了点头,“殿下虽年少,却有仁君之风。是老臣……著相了。”
“是啊。”
长孙皇后柔声道,“一个人的品性,是藏不住的。学问可以后天弥补,可一颗仁厚之心,却是天生的。承乾或许不是最聪慧,也不是最勤奋的,但他的心,是正的。有这一点,本宫就放心了。”
萧瑀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娘娘说得是,是老臣愚钝了。殿下宅心仁厚,乃是我大唐之福,社稷之幸啊!”
他心中的那点怨气和担忧,此刻烟消云散,只剩下对太子品性的讚许和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