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请太子殿下接旨!赴任荆州!无詔不得反京! 李承乾拥兵百万,父皇请称太上皇
他站在百官之中,身姿挺拔如松,朝服穿在他身上,没有半分累赘,反而衬得他愈发英挺。
他的脸上,没有因为魏徵等人的攻訐而愤怒,也没有因为长孙无忌的维护而欣喜。
他就那么站著,冷眼看著。
眼前这足以搅动大唐国运的风波,不过是一场与他无关的闹剧。
李世民想起了玄武门。
那一日,血流成河,他也曾面对著自己的父亲,面对著兄弟的党羽。
但他记得,自己当时的心跳得有多快,手心全是冷汗。
他有恐惧,有决绝,有对未来的孤注一掷。
可承乾呢?
他在这张平静得近乎冷酷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情绪。
不,不是没有情绪。
李世民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看懂了。
那不是平静,是漠然。
是对朝堂之上这些所谓的国之栋樑,这些所谓的肱骨之臣的漠然。
是一种……
棋手俯瞰棋盘的漠然。
这些人,包括他自己,都只是棋子!
这个认知让李世民浑身发冷。
他自以为是布局者,却发现自己早已身在局中。
他以为自己在考验儿子,却发现儿子也在衡量著他这个父亲,这个皇帝的分量。
是谁给他的胆子?
是益州的兵?
是那个神秘的蜀山?
还是自己不知道的,隱藏在黑暗中更可怕的力量?
就在这凝重得快要滴出水的空气里,李承乾,动了。
他只是轻轻地抬起脚,向前迈了一步。
就这么简单的一步,却踩在了所有人的心臟上。
“咚!”
所有人的视线,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全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李承乾环视一周,目光从魏徵、房玄龄的脸上扫过,又掠过长孙无忌,最后,稳稳地停留在龙椅之上,与李世民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对上。
他微微躬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太极殿的每一个角落。
“父皇,诸位大人,爭论了这么久,想必也累了。”
他的语气平淡得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就藩与否,本就不是臣子可以议定之事。国事,家事,皆在父皇一念之间。”
他顿了顿,抬起头,三分恭顺,七分疏离。
“儿臣,听凭父皇做主。”
轰!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的脑子里有惊雷炸响!
什么意思?
听凭做主?
这话听起来是何等孝顺,何等恭谨!
一个太子,面对如此汹涌的攻訐,不为自己辩解半句,反而將一切都交由皇帝裁决,这是何等的胸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