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一次尝试进入合资汽车企业 崛起2004汽车时代
“松本先生,我知道您在中国已经工作了十五年了,我很好奇,是什么动力让你甘心从一个股东降格成为职业经理人,给这位年轻的沈先生打工的?”
松本长仪喝完水,小林的助手想要说话,小林直接开口了,沈浩一帮人愣了,松本长仪不由得脸色一红。
在这帮人传统的认知里面,人只能往上走,不然就跳出这个行业。
“小林先生,我现在已经是股东了,虽然股份有限,但是沈总没有把我当成一个简单的打工人对待,请不要担心。”
面对小林,松本长仪十分恭敬的站起身,礼貌性的回答,接著坐下。
小林看看沈浩,接著拿起於桂英送上的文件,查看了一下弗斯特的人员构成表,果真看到了沈浩在弗斯特已经有了股权激励,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接著对方目光转向沈浩,丝毫没看其他人,
“沈先生,首先我对於您僱佣我们国家的一位橡胶领域的前辈表示敬佩,能够让我们国家的高级工程师跨国来给您工作,显然您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这点不可否认。”
小林说著喝了一口矿泉水,助手马上给对方拿来茶水。
“感谢小林先生的认可,我做到我的本职!”
知道对方下面才是重点內容,沈浩並未长篇大论。
“沈先生,恕我直言。邹先生是我的同事,跟我建议很多次了关於贵公司的產品推荐的事情,
我也很重视,所以我让我的部门人员对贵公司前身母公司以及弗斯特的產品做了深入调研—
小林说著让人把自己的数据投影到大屏幕上面,上面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曲线,
底下的是博大橡胶厂的橡胶產品质量动图,上面的是弗斯特精密橡胶的產品质量动图。
“恕我直言,博大橡胶厂的產品在我们看来,只是能用。虽然博大橡胶厂也给液压件厂的產品供货很多年,质量表现只能说一般。”
“之所以连海液压件厂运用贵公司的產品,一方面是因为贵公司选择了合適的合作伙伴姜奎,
前液压件厂的厂长作为渠道。贵公司的產品绝大部分都是供应三包產品,价格相等供货。我还联络了一些史勇博大橡胶厂橡胶製品的厂家,反馈並不好,有一些厂家完全是买回去就当成了废品,作为配额需要,所以博大橡胶厂在这期间才能够积累了大量的財富。”
“通过这张质量图我们看得出,博大橡胶產品在各领域的產品质量只是一般而已,所以这前十五年的汽车行业经验,对於弗斯特给我们公司供货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不知道我这句话,贵公司是不是能够认可?”
小林这人果真和松本说的一模一样,说话不是刻板,简直就是刻薄。
几句话,否定了博大橡胶厂前十五年的所有成绩。
当然沈浩也不得不承认,小林说的没错,博大橡胶厂的原来產品的確如此,只能点头。
“既然这样,接下来的话我就很好说了。首先,给丰田供货,要求一家公司至少有五年汽车行业同类品牌供货经验,我们说的是合格供应商资质。”
“恕我直言,弗斯特公司从建立伊始到现在,建厂经歷还不足一年。贵公司一直都是贵国汽车工业的二级供应商而已,从今年二月份开始,贵公司刚刚进入一汽集团採购名录。”
“满打满算四个月时间,从今年三月份,贵公司刚刚和福田汽车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至於说优质供应商资质也仅仅是刚刚发放下来,不能作数。”
“所以,如果贵公司想要和我丰田公司达成合作,首先要发展五年时间,达到我公司要求的ppm,我公司才会考虑贵公司的供货资格,在这之前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再次见面了,您说呢沈总?”
沈浩真想过去抽小林两个嘴巴,对方一句话把沈浩准备的所有话全部堵回去了。
在对方刻板的思维下,不够时间就是不够时间,绝对不会进行任何的让步,史勇有些泄气,沈浩始终保持著笑容。
“小林先生,我们弗斯特公司已经给德式密封件代工了主力產品,我想您是可以相信我们的產品品质的。”
於桂英看著小林,笑呵呵的开始介绍自己公司的优势,这次小林也笑了。
“於女土,如果你能够说服德式密封件,按照你们的產品价格给丰田供货,我下个月就可以给你们订单。德式密封件的品质,世界验证了一百年,贵公司才成立一年时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百年严选,也有足够的理由不相信一年的马马虎虎!”
面对於桂英,小林一句话就给回来了。
於桂英被说的一点脾气没有,真的想给小林一个大嘴巴,暗道你妹的,按照你的说法老子不要活下去了,特么刘备三顾茅庐的对象就应该是池塘里趴了一千年的王八,而不是二十九岁的诸葛孔明。
德式密封件这帮老不死的破產了我们这帮人才能够有机会是吧?於桂英目光转向沈浩,沈浩衝著对方压压手。
“小林先生,您说的事情我们承认,但是我们来都来了。文件也提交了,您不妨把我们缺少的东西多告诉我们一些,我们公司在汽车行当里面想要深入的做下去,想要做一家百年企业。我们有信心,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丰田的合格供应商。”
面对小林,沈浩表现出了极强的耐心。
半年时间求一次见面,只比牛郎织女多一次,沈浩绝对不放弃任何东西。
小林此时也非常意外,二十五岁,这么沉著冷静的人少,小林看看松本长仪,对方也点头。
“呵呵,沈总,虽然不想打击你,但是有些事情还是和您明说。我们说的是同类產品的供货资质,您现在做的清一色是卡车產品,这和轿车是两个行当。第二,贵公司的重点供货单位在贵国曾经是一线品牌不假,但是现在在你们省只是二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