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开眼界!龙哥的豪车是怎么造的!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不行了!不行了!”
“再这么开下去,车没被开出事,我他妈要有事了!”
肖金驊腰酸背痛、浑身无力。
疲惫不堪的他,明显感觉精力难以集中。
特別像高速路上长途自驾,到了疲劳驾驶的极限。
感觉眼皮像是灌了铅,无比沉重,哪怕苦苦支撑,也要闭上。
而一旦闭上……
肖金驊估计自己,瞬间就能睡著。
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肖金驊咬紧牙关,强打精神。
松油门、打方向,便朝著试车场出口疾驰而去。
到了大门口,一脚急剎停下。
车刚停稳。
肖金驊就鬆开方向盘,往后一仰。
顷刻间,有种喝麻了,天旋地转的感觉。
长吁一口气,全身骤然放鬆。
难以抗拒的疲惫感,顿时让全身上下没有了半点力气。
然而……
还没等他喘几口气,车门就忽然打开。
“肖总,你没事儿吧?”
“我……没事!”
肖金驊咬牙奋力,努力將身子往前挺。
但座椅靠背,像是有一股巨大的吸力,让他根本挺不起来。
“没事怎么突然开到这儿来了?难道你不想试了吗?”
听到赵瑞龙这提问,肖金驊瞬间心態崩溃。
我他妈只是出於好奇试一下。
你这是想要我的命吗?
我不是职业车手啊大哥!
再继续疯狂的试下去,车没开报废,我人是百分之百要报废的啊!
“我……我觉得车没问题,不用试了。”
说罢,肖金驊趁著还戴著头盔,赶紧深呼吸几下,恢復一些体力。
隨后解开安全带,摘下头盔,便要下车。
但他显然忘了,这是离地间隙比轿车更高的suv。
而且他现在体力严重透支……
以至於左脚刚跨下车,整个身子就绵软无力的往前冲。
“小心!”
赵瑞龙眼疾手快,一把搀扶住,险些趔趄摔倒的肖金驊。
“你没事吧?”
“没事!”
肖金驊嘴上说著没事,但却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紧攥著赵瑞龙。
稳住重心,缓过神来,他急忙说道:
“等一下,我好像掛p挡拉手剎了!”
肖金驊刚要转身回车,却被赵瑞龙反手拉住。
“不用啦!”
“咱们这车有自动驻车功能,搭配坡道辅助,只要你深踩下剎车,车子停稳后就自动驻车了,哪怕是坡道上,也不会溜车。”
“而且为了防止司机临时有事,没摁下电子手剎,也没熄火就下车,出现溜车的现象,咱们这款车是司机解开安全带,就会自动驻车。”
听到赵瑞龙这番解释,肖金驊顿时眼前一亮。
这些功能设计真是不错啊!
当初他刚拿到驾照开车上路,就曾因为疏忽大意,车子没熄火也没拉手剎就下了车。
等他反应过来之时,已经溜车了,根本来不及回车上拉手剎,只能眼睁睁的看著撞墙。
“这功能不错啊,真是人性化了!”
“能很大程度避免,那些粗心大意的司机,发生溜车事故呀!”
说著,肖金驊转过身,特意看了一眼身后的试验车。
果然如赵瑞龙所说。
自己没熄火、没掛挡、没摁亮电子手剎。
但车子却纹丝不动的停著。
只是……
经过自己一个多小时的疯狂暴力驾驶。
大半个车身,现在都泥糊糊的,像是刚从泥浆里捞出来。
“来,喝点水,解解渴!”
赵瑞龙接过秦霜递来的矿泉水,碰了碰肖金驊。
“好好好,谢谢,谢谢!”
又累又渴、大汗淋漓的肖金驊,连忙拧开瓶盖。
根本顾不得金融天才、龙国首富,应有的体面。
咕嚕咕嚕的,很快就把一整瓶矿泉水喝光。
这辈子,第一次觉得,矿泉水居然能如此好喝。
比几万块一瓶的进口红酒,还更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谢谢你啊秦秘书,想得真周到!”
“不用谢,还需要再来一瓶吗?”
“哦,不用不用,够了,已经不渴了。”
將空矿泉水瓶丟给自己的保鏢后,肖金驊连忙跟在赵瑞龙身后看车。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暴力驾驶蹂躪,车子並没有报故障代码,也没有部件损坏。
肖金驊自然是特別满意。
“赵总,咱这款车相当不错啊,被我这么疯狂折腾,都没有出问题,我相信上市后也不会有毛病。”
赵瑞龙打开引擎盖,扫视了一眼发动机舱。
“这可不好说啊肖总!”
“你开车的时候,没看仪錶盘吗?”
“这辆车截止到目前,才跑了不到五万公里,距离十万公里的耐久性测试標准还差不少。”
“四万多公里,还没有故障和毛病出现,可並不代表到了十万、十五万公里的时候,还能完好无损。”
肖金驊笑道:“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寻常老百姓开车,哪会这么几个人轮班日夜不停,一点儿也不心疼车的暴力驾驶?”
“而且现在基建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乡镇公路里面都硬化处理了,再往后估计每个自然村,都会通上水泥路,坑洼泥泞的烂路会越来越少。”
“所以咱们测试了四万多公里,都还没有暴露出任何问题,估计老百姓买回去后,开个二三十万公里,也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前提还是得定期保养。”
说到这儿,肖金驊又抬手指向试车场內,那些还在不停行驶的试验车。
“不过赵总,有件事我不太明白。”
“搞耐久性测试,安排两三辆车测试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整这么多?”
赵瑞龙瞥了一眼后,微微一笑。
“因为我们本身这款车,上市的时候就会推出高中低,价位不同的三种配置呀!”
“为了確保不同配置的车,都能有过硬的质量,一种配置安排三辆车路测,三种配置不就至少要九辆车了吗?”
“另外,咱们集结这么多单位的力量联合造车,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也只有赚到钱,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持续更新叠代。”
“所以咱们需要做大量的测试,以便在性能、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到绝佳的平衡点,总不能每一辆车都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零件吧?”
肖金驊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