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穿越的优势!我汉东太子爷不可能扑街!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杀出一条血路!”
赵立春目光远眺,喟然长嘆。
“简简单单六个字,形容得很贴切啊!”
“过去的2000和2001这两年,咱们龙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收入持续增长。”
“汽车市场的生產与销售,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旺盛態势,產销量都將近250万辆。”
“可是这两百多万的產销量当中,第一汽车集团、东丰重汽集团和天海汽车集团,占比就超过48%。”
“那么剩余的一百家车企呢?看似平均每家的產销量还有一万多点,但实际上肯定有的车企被平均了。”
“也就是说,必然有相当一部分车企,他们根本没有造出一辆整车,就靠卖零配件和地方补贴活下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咱们汽车工业最应该做的,是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技术实力,可有些人呢?他们只想当买办!”
抽完最后一口烟后,赵立春身子前倾,將菸头戳灭。
“从今年一月一號开始,咱们龙国正式加入世贸,外国汽车品牌就纷纷加速进入国內。”
“像奔驰、宝马、奥迪、本田、丰田、日產等等,眾多车企都试图在国內新建或扩建合资工厂。”
“等这些合资工厂陆续成立,越来越多的合资车型上市,咱们国產车企將会面临更大的竞爭压力。”
赵瑞龙冷然一笑。
“从古至今,外寇不可怕,內贼最可恨!”
“他们不是不知道,市场换技术,並不適合汽车工业。”
“他们很清楚,从八十年代开始,咱们就搞合资品牌、建合资工厂,结果如何呢?”
“別人根本就不会转移先进的技术,只想利用咱们的廉价劳动力,生產技术落后,却价格昂贵的合资车,从而攫取丰厚的暴利。”
“搞了这么多年,没对咱们汽车工业发展,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燃油汽车核心技术依然受制於人,反倒是养肥了一大群唯利是图的走狗。”
赵立春扑哧一笑。
“別说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了,就连他妈车標,都要从国外进口的合资车企,哪能帮助咱们汽车工业进步?”
“但有些人可不管,他们觉得能把国际知名车企,引进到国內投资建厂,就是大功一件,为了当买办,甚至快打破了头。”
“结果便是老百姓买捷达、宝来和桑塔纳都要十几万、帕萨特二十几万、雅阁三十万、別克新世纪將近四十万,奔驰宝马奥迪更是动輒好几十万。”
“这些车真值这么多钱吗?我看根本就不值,之所以卖这么贵,还高高在上,完全就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把咱们的消费者当人,完全是当韭菜隨便割!”
赵瑞龙笑而不语。
歷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国產车崛起之前,合资车也曾价格虚高。
而且除了价格虚高之外,国內的消费者还往往被歧视。
同品牌同车型的一款车,在国內卖的和在其他国家卖的,从做工用料到售后保障,竟然能不一样。
以至於国內消费者,明明了更多的钱,买到的车却做工用料更差,而且维权还更难,车企极少主动召回。
搞得某些豪华品牌的车主,都不得不集体拉横幅、坐引擎盖,通过网络和媒体曝光,才能维护自身权益。
那么是谁造成的呢?
除了洋人瞧不起国人,买办也『居功甚伟』。
而且很多不公平现象,反而大部分都是自己人欺负自己人。
比如吃准了某些消费者,买车只为了车標、为了装逼。
就把外观內饰做得很漂亮,而看不见的地方,则疯狂减配、降低成本。
为了利润最大化,光是减配自然还不够,还要各种变相加价才能提车。
虽说买车只看车標,巨资只为了装逼的某些消费者,是活该被割韭菜,但合资品牌的吃相也实在是太难看。
后来,是谁让合资车不再高高在上?
是谁让合资车不再偷工减料、各种加价,推出配置和用料更好的新车型,反而还要降价促销?
是国產车!
是不断崛起,更有性价比的国產新能源汽车,逼得合资车不得不增加配置、降低售价、提升服务。
让那些曾经动輒二三十万,甚至好几十万才能买得起的合资车,价格不断下探,以至价格腰斩。
而现在……
在这2002年初的龙国。
国產车还很不爭气,合资车正疯狂涌入。
如果不加以改变,歷史必然会重演。
在国產车迅猛崛起之前,国人必然会被欺凌掠夺。
既然我赵瑞龙穿越来了,就不可能让歷史重演。
利用穿越者的优势,提前走新能源路线,让国產车崛起。
哪怕会饱受爭议詬病,会被买办殖人抨击唾骂、抹黑詆毁。
哪怕还没有新能源补贴政策,高昂的成本导致超高的售价,以至於销量不好。
但只要为国產车企们,指明了走新能源路线,就可以弯道超车的前进方向,就是值得的。
歷史早已证明,龙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而有人才就有创造力。
因而只要方向对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涌入,国產车必然会快速崛起。
但凡有一家国產车企崛起,有一款国產车销量不错。
合资车企就会有所忌惮,就不敢太过於高高在上,把消费者当韭菜肆意收割。
为了贏得市场竞爭,为了赚钱生存下去。
他们就不敢拿落后的技术、减配的车子、虚高的价格、傲慢的服务,来对付消费者。
更何况……
穿越而来,还有系统辅助的赵瑞龙,也並不只想当国產车的指路明灯。
要让父亲主政的汉东省,发展出高质量经济,从而有足够亮眼的政绩昂首进步。
除了电子信息、网络通信、高速铁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等之外。
能带动上下游很多行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又岂能不想方设法发展起来呢?
汽车,是工业集大成者。
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零部件,需要不同行业领域,数百家企业的紧密协作。
从金属车身到车窗玻璃,从仪表灯光到座椅屏幕,从电池电机到车轮避震……
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业链,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工业门类。
以至於任何一个工业强国,必然是汽车强国。
一个汽车工业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不是工业强国。
汉东省要淘汰大量的低端落后產能,要实现產业转型升级。
自然而然,就需要將人才、资本和技术,往高端製造业集中。
让危害民眾健康和生態环境,还零散乱的各种冶金化工厂越来越少。
让生產製造各种高附加值工业產品的现代化工厂越来越多。
这便是从工业大国向製造强国迈进的转型升级!
而为了造好新能源汽车,赵瑞龙可以说努力到了极致。
不仅投入了巨资,协调眾多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参与。
还在研製、测试和生產过程中,苦口婆心的教导,几乎手把手的教。
比如外观內饰,应该怎么设计才更时尚好看,能一经亮相就震惊世人。
在这过程中。
有很多人很不理解,但赵瑞龙都力排眾议坚持追求极致。
就像车门有什么好测试的?
为什么不能为了降低风阻能耗,搞隱藏式门把手?
为什么用机械式门把手,还要测试猛烈碰撞后,是否能快速打开?
工程师们显然不知道,新能源汽车碰撞后爆燃,司乘人员不能快速逃生,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
那不仅仅是车毁人亡的人间惨剧,更是会严重打击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也会给竞爭对手抨击讽刺的理由。
因而作为穿越者的赵瑞龙,自然不想重蹈覆辙。
不想穿越前那个世界,国產车企们踩过的雷,自己还要再踩一遍。
也正因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