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6章 利益无国界,资本永不眠!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傍晚,芝伽戈。

夕阳將沃道夫酒店染成金色。

一辆黑色林肯加长轿车,驶入停车场。

车刚停下,侍应生还没上前开门,米国著名地產商人康纳德·德朗姆,就主动开门下车。

看到酒店门厅入口两侧,不仅有荷枪实弹的芝伽戈当地警方叉腰踱步,还有身形挺拔黄面孔黑西装在巡视周围。

平日里比较隨性,不太注重礼节的德朗姆,取出请柬和证件后,將西装纽扣扣上。

“嗨,你们好,我叫康纳德·德朗姆!”

“我是德朗姆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受龙国芝伽戈总领事馆的邀请,前来出席晚宴!”

德朗姆递上请柬和证件后,笑眯眯的微微昂头。

通过两道安全检查后,德朗姆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上楼来到宴会大厅。

此时此刻,大厅內已经来了一些人。

看到芝伽戈有名的工程机械大亨汉特斯,德朗姆第一时间快步走了过去。

“嘿,我的老伙计!最近好吗?”

“欧买噶!”

汉特斯一声惊呼后,急忙张开双臂和德朗姆来了个热情拥抱。

德朗姆是个標准的移三代。

也就是从爷爷辈,就移民来米国投资经商。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由於德朗姆家族,很多年前在殴洲就是搞房地產和酒店的。

一战后移民来到米国,他们继续干老本行,凭藉丰富的经验、强大的资本,很快便在米国站稳了脚跟。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如今已经是米国实力强劲的地產酒店双巨头,米国很多城市的地標性建筑、大型写字楼、高档公寓,都是他们投资开发的。

相比之下,汉特斯是年幼时跟隨父亲,躲避战乱来到的米国,父亲是善於维修工程机械和车辆的优秀工程师。

从维修租赁生意开始做起,经歷了几十年,吃到了米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红利,通过两代人的积累,汉特斯才成了有名的工程机械大亨。

不过他再有名气,也远不如德朗姆。

他的工程机械生意想要好做,还得指望德朗姆多投资工程项目……

“我以为你並不会收到邀请,所以就没有给你打电话,没想到他们竟然邀请你,真是太不可思议!”

德朗姆唇角微扬,很是傲娇的说道:“他们都能邀请你,为什么不邀请我?”

“我以为他们经歷了龙兰岛房地產泡沫事件的影响后,已经不太喜欢房地產开发商,加上香江还有实力很强的李氏家族和霍氏家族……”

德朗姆轻蔑一笑。

“他们能跟我比吗?”

“除非他们香江四大家族加一起,否则我根本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汉特斯笑眯眯的连连点头。

“是的是的,你的实力远在他们之上!”

“龙国想要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当然要邀请你出席晚会!”

德朗姆呵呵一笑。

拉过椅子坐下,翘起二郎腿。

“老实说,我对龙国並不是很了解。”

“只听说他们有很古老悠久的歷史,比咱们米国的歷史要长十倍还不止。”

“还有就是他们人很多很穷,为了生活下去,他们特別能吃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不少人漂洋过海,来到咱们这里修铁路。”

“到如今,他们也有很多人从事厨师、裁缝、司机、服务员等特別辛苦,但挣钱不多的职业,或许这也导致他们比较精明势利。”

汉特斯笑道:“其实我也不太了解龙国,但我公司的下属去过,他们说龙国现在的城市发展特別快,不仅有很多的新楼盘正在开发,还有大量的道路、地铁、通信等工程项目,正越来越现代化。”

“不过在龙国的农村,尤其是西部那边的穷山村,就真的还特別穷,土地贫瘠、树木稀少、交通不便,很多农村人还住在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学生们天还没亮就要打火把走很远的山路去读书。”

“好在他们在正在努力改变现状,他们拼命的在修公路、架电线,退耕还林,解决农村吃水、上学、看病等难题,我觉得未来的龙国,人们会越来越富裕,整个国家也会越来越繁荣,是一个值得投资的超级大国!”

德朗姆有些诧异的撇了撇嘴。

“真没想到,你居然已经偷偷派人去龙国投资考察了。”

“不像我,我今天接到邀请,我才突然思考要不要到龙国投资。”

“那可是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国度,哪怕已经有很多米国人去那边投资做生意,我却对她並不是很了解。”

汉特斯笑道:“我个人觉得,龙国还是很值得投资的,早些年过去投资的通用、强生、福特、肯德基、沃尔玛、英德尔、可口可乐等等,他们都赚到了不少钱。”

“一个社会治安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十几亿人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咱们要是连去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那还叫什么企业家?还好意思说自己有商业冒险精神吗?”

德朗姆略略点了点头。

张开双手,在桌上比划。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来了。”

“如果条件允许,我非常乐於亲自去一趟龙国,看看是不是值得投资。”

汉特斯连忙道:“那我建议你先去天海,那可是他们发展最迅猛、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你在那里可以看到未来的龙国会是什么样子!”

“在天海考察过后,我建议你第二站坐高铁去汉东省的京州市,那可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除了璀璨的歷史文化,它还有著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大名鼎鼎的惠龙集团总部就在京州!”

“高铁?什么高铁?咱们米国有吗?”

德朗姆接连提出了三个疑问。

汉特斯尷尬的笑了笑。

“高铁就是一种运营时速超过300公里,非常快速高效的客运列车。”

“龙国人也是最近两年,才引进吸收希门子的技术,才在燕京和京州之间建了一条,让相距三百公里的两座城市,一个小时就能到。”

“至於咱们米国……咱们有发达的高速路和民航业,人们出门除了自驾,就是坐飞机,高铁估计再过二十年也不会发展起来。”

德朗姆轻蔑冷哼。

“咱们米国的铁路行业早就已经彻底私有化,所有的民营铁路公司都一心只想赚钱,连现有的车站、轨道、车辆,维护保养都能省则省,以至於铁路都弯弯曲曲的,经常脱轨出事故,他们哪有兴趣和魄力投资建高铁?”

“將来就算谁提出要建高铁,我也敢打赌,他们只是想借建高铁的名义,坑骗纳税人的钱,根本不会尽心竭力的建设高铁,项目一拖再拖、预算一加再加,恐怕十年耗费数十亿米元,也不一定能建成一条可以运营的高铁!”

德朗姆作为米国最牛逼的地產大亨。

他是不太熟悉龙国,但他太了解米国。

这个高度自由化、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帝国。

表面上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科技、最强大的武力、最繁荣的经济、最完善的基建、最公正的法治……

但拋开这些被过度吹捧的虚名,德朗姆所了解的真实米国,其实早就存在无数问题。

德朗姆作为地產大亨,长期投资开发房地產,自然对工程建筑领域特別熟悉。

在他看来,属於米国人的基建时代已经结束。

已经不再需要大规模新建机场、港口、车站、铁路、公路、桥樑、电站、水利设施等等,反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以便於维护保养和更新升级。

然而信奉自由主义,凡事都想要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解决问题的米国人,显然没有建立一个好的机制,这必將导致各种基础设施,將来逐渐年久失修。

除了基建方面,会缺乏保养和更新,越来越落后。

德朗姆觉得最让人痛心的,是製造业外流。

在自由贸易主义的精神鼓动下,在追名逐利的人性本能驱使下。

越来越多米国的企业,觉得在国內开工建厂搞生產,材料、人工、税收等各方面成本太高。

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寧愿横跨大洋,去各方面成本都更低的龙国投资建厂,然后再將產品返销回米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