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那孩子,到底怎么想的?  大明:让你就藩,你统一全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意味著,琼王朱桂在南洋搞出的事情,已经严重到了必须由帝王亲手处理的地步。

一时间,京城內外人心浮动,各种猜测甚囂尘上。

在官员和百姓看来,这是皇帝对逆子忍无可忍,要御驾亲征,平定叛乱。

而在那些心思更深沉的人眼中。

此事却透著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

金陵城外,通往西南的官道上。

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护卫著车驾,顶著寒风缓缓前行。

一辆普通的马车里。

车厢內烧著炭盆,很暖和。

但朱元璋却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往外冒。

他掀开车帘的一角,回头望去。

金陵巍峨的城墙已在视线中变得模糊。

朱元璋知道,皇太孙允炆此刻就站在城楼上,目送著他。

那个孩子,仁厚,孝顺,像他的父亲朱標。

却也像他父亲一样,缺了些杀伐决断的狠劲。

在奉天殿上,当著满朝文武,自己將允炆骂得狗血淋头。

那既是训斥,也是在演戏。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对安南的背信弃义有多愤怒,对皇太孙的“妇人之仁”有多不满。

他要用这种方式,为老十三在南边的所作所为,找到一个最合理的藉口。

袭杀大明商旅,悬首示眾。

这等奇耻大辱,若是不灭其国,他朱元璋的脸面何在?

大明的国威何在?

所以,老十三打得对!

但他不能公开这么说。

他是天下宗主,要维持天朝上国的体面。

所以,自己必须摆出问罪的姿態。

至於真相到底如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老十三朱桂的性子,他这个当爹的最了解。

那孩子从小就跟他那几个哥哥不一样,不爱读圣贤书,偏爱看些杂学,脑子里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几年之前,朱桂殿上言辞激烈,再三请封到穷山恶水的琼州,让自己有些拉不下脸。

自己的本意是让他吃点苦头,磨磨性子。

当时,他嘴上虽说是兵械,钱粮一点不给,但实际上也在背后偷偷准备了。

谁能想到,那臭小子直接跑了!

而从那之后。

这小子就像是蛟龙入了海。

不但一点东西没要,更是短短几年,竟在南洋折腾出这么大一片家业。

灭安南,吞暹罗。

这等功绩,就算是开国那会儿的徐达、常遇春,也未必能办得如此乾脆利落。

说不高兴,是假的。

哪个当爹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

可这份出息,太大了。

大到了让他这个皇帝都感到心惊的地步。

建国称帝?

沐春的奏报里没写,但朱元璋不用想也知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老十三除了称帝,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他真的要反吗?

自己不愿意相信。

朱元璋觉得,是金陵城里那些人,把老十三逼得太紧了。

钱匀的铁索横江,名为执法,实为羞辱。

这背后若是没有允炆和他身边那几个酸儒的默许。

他朱元璋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

他知道允炆想做什么,无非是效仿汉景帝削藩。

可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汉景帝那块料,他那些叔叔们,又岂是吴楚七国可比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

孙子要保,儿子,他也捨不得杀。

所以,他必须亲自去一趟。

他要亲眼看看,老十三在南边,到底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度。他要当面问问那个儿子,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此事,他信不过任何人。

就连沐英的儿子沐春,他也不完全放心。

沐家忠於的是大明,是姓朱的皇帝。

可万一他朱元璋百年之后,允炆下旨要沐春去討伐朱桂,沐春是听还是不听?

他此行,名为问罪,实为摸底。

更是为了给老十三留一条后路。

只要老十三没有蠢到公然打出反明的旗號。

那一切就都还有的谈。

大不了,就当是默认了他在海外另立一国。

总好过父子相残,让天下人看笑话。

车队旁,沐春骑在马上,神色肃穆,他时而回头看看皇帝的车驾,心中五味杂陈。

沐春想不透,这位心思深如渊海的帝王。

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而跟在队伍最后面,坐在另一辆囚车里的暹罗国王兰甘亨,则是一脸的生无可恋。

他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只觉得前途一片黑暗。

就在朱元璋的车驾一路南下之时,数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也正从金陵送往北方的各大军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