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入手 从1994开始逆袭
大户室是有自己的电脑,在二楼,秋丰瞥了一眼楼梯,期盼著有一天,他也能上楼。
这时候的股票还在低迷期,厅里的人不多。
秋丰看了一下当前的指数,480点,这个点数已经够低了。
但还不是今年的最低点。
窗口没人排队,秋丰第一个填了单子,证件审核无误后,交了开户费,有了自己的户头。
跟著签合约,3000块钱存在户头里,工作人员给了他一张存款单。
十块钱买了两本单据,一红一绿,买股票时要填红色的买单,卖时要填绿色卖单。
有了这个就能在交易时间內买卖股票了。
秋丰口袋里只剩下一百来块钱周转,他把资料收好,在大厅的屏幕下,抬头看著今天的股市行情。
旁边的几个大叔在交流心得。
“这股票一天不如一天,老刘啊,你后期咋操作?”
叫老刘的男人嘴里叼著一根烟,有些愁眉苦脸,“还能咋地,割肉唄。”
秋丰摇摇头,这算啥,算是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哟,小伙子也来炒股啊,我告诉你,这股票不行的,好好回去工作才是要紧事情。”大叔瞥了秋丰一眼,操著本地方言,开始苦口婆心。
秋丰笑了笑,好心提醒了一句,“否极泰来,应该会起来的。”
两位大叔一起笑了,颇有几分笑话年轻人不自量力。
秋丰记下自己要买的股票號码。
填了红色买单交了上去。
他帐户只有3000块,他看中的股票目前处於今年的价格洼地,儘管还在波动,他的心理价位在4块8左右,填了单子,他心態挺好,这个时候还不是股市最低点。
即使今天买不下来,过几天再来一样来得及。
半个小时后,成交单出来了,这大概是某位股民朋友割肉了。
秋丰拿著新鲜出炉的单子,看著上面的600股凌桥股份,心中一喜。
这只股票作为今年的妖股之首,在后世被无数商界人士拿来举例子。
作为一名资深股民来说,秋丰还记得当年自己到了深城买的第一本股票书籍《30天学会炒股》,上面就列举了这个案例。
可惜钱不够,不过没关係,七月的股市低迷,要到月底才会因为政策性导向而崛起。
时间还早,秋丰脑子里已经有了主意。
电子二厂职工大院里,有人专门在外放贷,放的还是『砍头息』,也就是说借一万,给九千。
半年归还。
这时候的银行对私人借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因此民间放贷日渐盛行。
趁著时间还早,秋丰在证券公司附近的小店里,买了两件白的確良衬衫,又入手了一条牛仔裤跟一条西裤,鞋子倒是不用买,单位发的鞋子还可以。
他的挎包里装的满满当当,这才登上了回厂区的晚班车。
到了河西镇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抄近路,沿著镇子上老街往回走,这里还都是青石板路,一侧胡乱停放著自行车,道路逼仄。
在老街上,秋丰买了麵条跟鸡蛋,想了想,又入手了一份榨菜,这才提著东西绕到了厂子的后门大街上。
晚上乘凉的居民都已经陆续在家门口摆上了三件套。
竹椅、凉床跟蒲扇。
门口的路上撒了水,边缘很快就干了,有人在嘟囔,今年怎么这么热。
秋丰知道,今年这热也是暂时的,等周围的雨多了,整个气候都会受影响,至少这一个月还算是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