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反哺 伏波仙族:从献祭宝鱼开始
这些往日里矜持自傲、甚至曾对陈家暴富颇有微词的“老爷们”,此刻个个態度谦恭,备上厚礼,言辞间满是奉承与结交之意。
“陈老爷治家有方,虎父无犬子啊!”
“贤侄仙门扬名,光宗耀祖!我等与有荣焉!”
“日后但有所需,陈老爷只需吩咐一声!”
甚至连苍青县的县丞,都派了心腹师爷,带著盖著官印的贺帖和一份代表官府心意的厚礼,减免陈家部分税赋的文书和几处上好田產的地契前来。
师爷在陈家正堂上,对著陈观海拱手作揖,姿態放得极低:“县尊大人闻听仙家喜讯,不胜欣喜!言陈公子为苍青爭光,特命小人前来道贺!区区薄礼,聊表心意,望陈老爷笑纳!日后县中事务,还望陈老爷多多提点!”
陈观海坐於主位,一身素色布袍,神色平静无波。
面对各方或敬畏,或諂媚的目光。
他既不刻意疏离,也不过分热络。
收下贺礼,自有福伯按礼制回赠一些陈家特有的、用灵藻池水滋养的银鳞鯛干、玉髓果脯或强效药材。
这些回礼虽价值未必及得上对方所送,但其蕴含的独特灵机与“仙家沾溉”的象徵意义,却让来客个个喜笑顏开,如获至宝。
当有乡绅旁敲侧击,想一观那仙门令牌或灵石时,陈观海只是淡淡一笑:“仙门所赐,自有规制,不便轻示於人。小儿在外,根基尚浅,还需低调行事。”
轻描淡写间,既守住了核心秘密。
又借伏波令与陈驍仙门新贵的名头,將一份威慑,打在眾人心头。
陈家那面高悬门楣的“伏波令”,此刻灵光流转。
所有人都明白。
这令牌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仙门对一个凡俗家族的庇护,更代表著令牌主人,在仙门之中已崭露头角,拥有了真正的分量。
谁敢动陈家,便要承受仙门与一位潜力新星的双重怒火。
“威慑”与“潜力”,让陈家真正成为方圆数百里內无人敢惹、无人愿惹的新兴豪强。
而陈家本身,也在这巨大的荣耀与资源反哺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
船队。
陈昀伤愈復出,气势如虹。
藉助陈驍送回的一百下品灵石,陈家一口气从苍青县最大的船坞定製了十条全新的“浪里钻”!
船体更大,龙骨更坚,风帆更韧,船首还加装了特製的冲角。
李大嗓、李大海被擢升为正副船总,统领新老船队。
新招募的护卫队员经过严格筛选和残酷训练,补充至船队。
这支武装到牙齿的船队,规模与实力跃升数倍,成为近海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海贸航线不再局限於苍青县、黑石港。
依託强大的船队,陈家海贸的触角延伸至更远的“望海城”乃至北方的“寒雾海”。
运出的货物,除了银鳞鯛、玉髓果、强效药材等“特產”,更增加了大宗的海盐、优质鱼乾。
运回的物资,则更加丰富多样。
內陆的精铁矿石、大宗的粮食布匹、北方的珍稀皮货、甚至望海城坊市流出的少量低阶灵矿和基础符籙材料!
贸易量激增,利润如同滚雪球般膨胀。
……
不久,陈家出资。
整合白沙湾及附近几个渔村的渔船,组建了“白沙渔业联社”。
统一收购渔获,统一使用陈家提供的、以灵藻池水特殊处理过的保鲜药剂,大大提升了渔获品质和保存时间。
陈家船队则负责將优质渔获快速运往各地销售,渔民收入倍增,对陈家更加归心。
不仅如此,玉髓果的种植面积也扩大了三倍!
陈观海命人將灵藻池水按比例稀释,定期浇灌果园。
结出的果子不仅更大更甜,蕴含的温润生机也更强,价格水涨船高,成为富商豪强爭相追捧的养生圣品。
药圃规模同样扩大,引进了几种在《海错图志》中记载、对环境要求较高的低阶灵草幼苗,以灵藻池水混合特定海泥精心培育。
陈观海还让福伯在苍青县盘下了一家信誉良好的老字號药铺“回春堂”。
一方面销售自家產的强效药材和渔获中分离出的某些海兽药材。
另一方面,也以此为据点,收购內陆运来的各类药材,进行初步加工。
同时,高价聘请了几位有经验的老药师,开始尝试利用部分海蛇材料,毒腺碎片分离出的微量毒素、蛇胆提炼的精粹,研製特殊的伤药和麻药。
每日里,船队进出,货物装卸,人声鼎沸。
崭新的浪里钻停满扩建后的码头。
银鳞鯛在水槽中银光闪耀,玉髓果在枝头散发清香。
护卫队身著统一制式的皮甲,关键部位嵌入了海蛇鳞片。
在李大嗓的带领下於宅院內外巡逻,步伐沉稳,眼神锐利,气势森然。
陈观海坐镇中枢。
他翻阅著各地传回的帐目和情报。
与陈昀、福伯商议著船队路线和贸易策略,审阅著药铺送来的新药方。
那份来自仙门的荣耀,被他巧妙地转化为家族发展的磅礴动力。
他始终从容,不显骄矜。
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份日渐深厚的底蕴,让所有来访的宾客都暗自心惊。
夜深人静。
喧囂散去。
书房內只余一盏孤灯。
陈观海没有去看案头堆积的帐册,也没有去看那盛放著凝元丹的玉瓶。
他手中拿著那枚深蓝色的《叠浪掌》玉简。
玉简冰凉。
他试著將一丝微弱的气息探入其中。
嗡!
剎那间,仿佛置身於惊涛骇浪的海岸。
层层叠叠的巨浪咆哮著拍击礁石,每一次撞击都蕴含著前浪未尽、后浪又至的连绵伟力。
无数关於水行掌力的奥义、发劲的技巧、叠加的关窍,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
陈观海缓缓收回意念,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他將玉简轻轻放在书案一角,推到对面。
那是陈昀常坐的位置。
窗外,海潮声隱隱传来。
陈家大宅灯火通明。
更远处,扩建的码头方向,似乎还能听到船工搬运货物的號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