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奖励 主扫我
陆诚仔细看了陆问和客户的交流记录,对方是一个团队大概三个人,显然完全不知道陆问不是真人,双方按照正常交流来谈的。
昨天陆诚回来后,陆问已经优先消化过这些数据了,今天一早联繫的对方,一共联繫了三家单位,公开的,群聊。大客户群里面有十几个人,那里面聊天记录太多太杂了。
陆诚看的是和这家最后成交的私聊记录。
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还是陆诚之前了解过的那些话,那些对数据市场的理解,只不过更加贴合对方需求,更详细的阐述,还做了一些简单的素材演示。
如果让人类来做,可能专门弄个团队分析那些数据,对接客户需求,搞个十天半月,弄一个差不多的成品也不难。但陆诚只用了三个小时,而且这些工作只占了他不到两成的算力资源。
更不用说同时对接三个客户,互相博弈,其中有客户几乎明示可以给回扣,现在回扣的方式很多,自己帐户上隨便弄个视频作品骗打赏就行。
普通公司要规避这些风险,还真的很难做到。
这些能在网络上完成的工作,目前只需要陆诚了解附带监督,连理解的程度都不需要达到,而且陆问也不支持陆诚现在太多时间精力在工作上,只需要有机会稍微参与,对这些工作大概有认知就行了。
对陆诚来说,目前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学习。
以后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建立在陆诚的认知体系提升上,最简单的例子,就这次的数据买卖,可能会有哪些伦理风险,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世界上主流的关於ai的技术伦理议题有哪些。
这些工作理论上陆问也可以做,但却在实际上不能让他做,因为没听说过监狱里让犯人自己监督自己的。公司未来肯定需要相关的岗位,目前陆风智能这块的岗位是王泊担任,但他只是项目临时成员並不是公司正式员工。
这个岗位很微妙,如果请外面的专家,比如王泊来全职担任,因为利益不一致,很容易对ai產生过於严厉的约束,进而影响公司发展。但要是纯粹请利益相关方,找个职业经理人,又免不了迁就ai。
ai伦理就好像父母手里的棍子,要是完全不打,孩子犯了事难以收拾;要是打的太狠,把孩子打傻了,那也绝对不行,还指著把孩子养大成才赚钱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古人找个书童陪著孩子,名义上是伙伴,实际上负责监督。
听起来有些难听,但陆诚和陆问,实际上就是这种关係,互相成为了彼此的伙伴和监督,很难说这种关係是设计好的,但的確是目前状態下一个最优选项。
唯一糟糕的是陆诚的学习能力堪忧,当前他们的业务量还小,风险还不明显,等以后规模慢慢做起来……
所以陆诚得加快学习的速度。
难。
陆诚寧可看陆问和別人无聊的开会记录,起码可以当故事看,还有一点赚钱的兴奋。
话说回来,其实也没赚多少,这一笔也就刚过六位数,扣掉成本,还有下一轮投入,连报个高级无人机培训班都够呛。
“你也得加紧赚钱啊。”陆诚学著陆问的口气,老气横秋的催促。表面上是催促別人,其实是安慰自己。
书就放在眼前,可陆诚是真的看不下去了。有些东西陆诚一看就能理解,甚至包括给陆问打工,听他说那些完全不理解的专业名词。
可学习资料他是真的看不下去,已经换了三四本了。
“你这是天生的打工体质,算了,给你点活乾乾就当休息吧,”陆问也没有逼他,给他手机里发了几个號码,“你来扮演一下系统,给人发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