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府试关窍  大明寒门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云哥儿,你说姑父……李教諭见了我们,会不会觉得我们学问粗浅,不堪指点?”

张掖终究没忍住,低声问道。

李琮虽是他姑父,但更是掌管一县教育的学官,主要还是他对自己的文章並没有多少信心。

张云收回思绪,温言安慰道:“掖哥儿不必多虑。李教諭治学严谨,提携后进亦是其分內之事。”

“咱们持弟子礼,虚心求教,呈上近日所作文章请其斧正,已是表明了向学之心。师长之於学生,唯恐其不学,岂有厌其请教之理?”

张昶闻言点头道:“云哥儿说的是。咱们好歹也是过了县试的,姑父见了只有高兴的份。何况还有云哥儿这位案首在,咱们正好跟著沾光。”

说话间,县城城墙已遥遥在望。此时晨雾已经散去,城门洞开,车马行人渐多。

入了城,一行人便径直往李琮宅子而去。

三人一到房前,就被门房引了进去。

此时李廷却是已经回了府学並不在家,三人到来时李琮正在书房临帖,见三人进来,便放下笔,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学生张云(张昶、张掖),拜见教諭。”

三人不敢怠慢,整整齐齐地躬身行礼。今日三人是来求教,自然得谨守礼数,称其官职。

“不必多礼,坐吧。”李琮声音平和,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今日休沐,你三人联袂而来,可是为府试之事?”

“教諭明鑑。”

张云作为三人的代表,当即恭敬答道,“府试期近,学生等虽闭门苦读,心中仍感惴惴,恐学识未充,见解偏颇。特將近日所作经义、时文若干篇整理呈上,恳请教諭拨冗指点迷津,使学生等知所进退。”

说著,三人便將各自准备好的文章双手奉上。

李琮微微頷首,接过文章,先快速瀏览了一遍篇幅和字跡,然后便拿起张掖的文章,细细看了起来。

书房內一时静默无声,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张掖紧张得手心微微出汗。李琮看得很慢,时而蹙眉,时而微微点头。良久,他放下张掖的文章,开口道:“张掖。”

“学生在。”张掖连忙应声。

“此文破题尚可,『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你能点出『义利之辨乃君子小人之分途』,算得切题。

“然则!”

李琮话锋一转,“其后阐发,则流於表面。引经据典稍显生硬。”

“譬如此处引《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之典,与上下文的衔接便不够圆融,有堆砌之嫌。

再者,说理深度不足,『何以喻义』、『何以喻利』未能层层深入,鞭辟入里。文章气脉略滯,不够酣畅淋漓。

府试之中,若仅止於此,恐在中等徘徊,欲脱颖而出,则需在理路清晰、论证深刻上下功夫。”

张掖听得李琮的点评,心中却是感觉豁然开朗,连忙道:“谢教諭指点!学生確觉此文滯涩,经教諭一语点破,方知病根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