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古今共赏 大明寒门崛起
“贫僧法號慧明,现为本寺住持。”老僧面露笑意,继续道:
“多年前,先生游学至嘉定,曾与本寺前任住持,亦是贫僧的师祖,研討过《楞严》《唯识》之义理。
彼时贫僧尚是沙弥,曾在旁聆听,获益良多,故而认得先生。方才闻听先生为几位小施主讲解,便觉耳熟,冒昧上前,果是故人。”
张云三人心中暗惊,没想到自己的老师竟与这千年古剎的住持有如此渊源。
王恕亦是感慨:“原是慧明法师,不想当年一面之缘,法师竟还记得。岁月匆匆,令师祖可好?”
慧明法师闻言神色略显黯然:“师祖已於五年前圆寂了。”
隨即又展顏道:“故人相逢,便是有缘。先生与几位高足远道而来,想必是为府试。若不嫌弃小寺简陋,何不就在寺中客房歇息几日?
此地清静,远离市囂,最是適合温书养性。且斋饭清淡,亦可涤盪肠胃,清心明目,於备考大有裨益。”
王恕略作沉吟。府城之內固然方便,但也嘈杂。凌云寺环境清幽,更有高僧大德,对於张云等人考前静心確有益处。且慧明法师盛情相邀,不便推辞。
於是他拱手道:“如此,便叨扰法师清修了。”
“善哉善哉,王先生与各位小施主请隨贫僧来。”慧明法师欣然引路,將一行人安置在寺后一处极为幽静的客舍之中。
此后数日,张云等人便在凌云寺住下。
白日里,或在客房温习经义,或由王恕出题模擬策论,偶有疑难,立刻便可请教;閒暇时,或於山间漫步,远眺江流,或於禪堂静坐,平心静气。
慧明法师亦偶来与王恕谈禪论道,言谈间机锋妙语,亦让旁听的张云等人隱隱有所悟。
这般清净而有规律的生活,使得三人因临近考试而难免焦躁的心绪渐渐沉淀下来,学问文章似乎也在这份寧静中愈发通透。
直至府试开考前一天下午,王恕方才带著三人辞別慧明法师,下山进入嘉定府城。
入城后,他们並未寻找客栈,而是直奔城东的一处宅院。李琮早已修书告知其子李廷,是以李廷早已等候在家。
见到王恕与张云等人,李廷十分热情:“父亲信中说王先生与云哥儿你们这几日便到,房间早已备好。快请进!”
宅院不算很大,但布置得十分雅致清净。眾人安顿下来后,李廷的妻子周氏出来见礼,吩咐丫鬟奉上茶水点心。
张云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平日显得颇为跳脱、专注於学业的表兄,竟已成家立业。
其妻周氏也是举止得体,言语温柔,显然是一位贤內助。
此情此景,却是让张云忽然想起家中的大哥张谷。
按照大明风俗,张谷的年纪也是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他心中暗忖,待府试过后,都需与父母说说此事,给大哥留意一个合適的人家。
稍事休息后,张昶便有些坐不住,提议道:“表哥,我等想去府试的考场外看看,熟悉一下路径环境,免得明日一早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