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声名鹊起 大明寒门崛起
一家子商量好之后,先是给远在府学的张云去了一封信。
第二日,张老四又带著张谷去见了张鸿禎。
张鸿禎得知两人的来意后,道:“此事是我疏忽了,如今谷娃儿也十七了,確实也该到了说媳妇的时候。”
说到这里,他却是沉吟了片刻方才继续道:“谷哥儿的婚事,是我这做族长的疏忽了,不过如今云哥儿正在关键时候
“云哥儿的未来不可限量,谷哥儿娶妻一定得慎重,依我看咱们还是再等等,等云哥儿院试通过之后再说……你们觉得如何!”
张老四道:“还是族长考虑的长远,確实不能急……”
张云给父兄回了一封信之后,就把几乎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经史子集与制艺文章的研磨之中。
每日更是闻鸡起舞,挑灯夜读,於浩瀚的书海中孜孜不倦的努力学习。
他深知院试才是真正的龙门之跃,只有过了院试才能真正获得秀才功名,才算是真正踏入仕林。
什么“第一才子”这样的虚名他根本就不在乎。
在他心中后世的“唐伯虎”就是前车之鑑。
他要学习的是张叔大而不是什么狗屁才子。
王恕这段时间却是並没有陪著张云,而是与张云李廷说了一声欲去访友就离开了李廷家。
王恕的做法却是让李廷颇有些不理解,不过张云都没有说什么,他也不好说话。
不过他见张云如此沉静刻苦,心中更是讚嘆,不但將一切应酬为其挡下。
还想尽办法弄来了又学政赵刚当年参加科考的文章,为此也没有少费银钱。
张云拿到赵刚的科考文章时,也不禁感动不已,不过他嘴上並没有说什么感激的话,而是把这份感激深深埋在心里。
就在张云与李廷分析赵刚的文章之时,王恕却又突然迴转。
“云哥儿,看看这是什么?”
一见张云,王恕就笑眯眯的掏出了一个木匣子。
“老师,这莫非是哪位大儒的文章?”张云笑著回应。
“哈哈!”
王恕笑了笑,“这虽不是什么大儒的文章,不过如今却对你更加有用?”
“难道!”张云闻言眼睛一亮。
王恕这时也不卖关子了,当即打开了匣子。
这时眾人才知道里面的竟是一本文集。
这时李廷第一个注意到上面的落款,“这竟然是赵学政的文集!”
李廷惊讶出声。
“不错正是赵刚那错大的文集!”
“先生是怎么得来的?”李廷脸上惊讶之色更甚,对眼前的文集也很是眼热。
须知他也正在为秋闈而作著准备,赵刚作为一省学政,秋闈之时就算不是主考官,至少也是同考官。
“前些时日,不是跟尔等说过去访友吗,这文集自然是从朋友那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