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敌友转换 贏朕
“赵国夺得齐国五都之一高唐,一直未曾归还,加惠文王时接连討伐齐国,齐国芥蒂已深。”
“赵国想要恢復国力,要么选择稳妥之策向西开拓云中郡,要么选择立见成效之策联列国灭齐,借力瓜分富饶的膏腴之地。”
“那与秦国缓和关係,则是重中之重。”
“天下各国矛盾深厚,能暂时结为盟友,不过是利益所趋,利益不存,今日约盟,来日则攻。”
“既然如此,君上何不与秦国罢手言和?”
赵政拱手问道。
这回他是真站在赵国立场来考虑的,如果他是赵王必定两手都要抓,没有整个河北平原在握,拿什么和秦国拼命。
只能把目光对准齐国,把富饶的平原之地拿来,然后在地形上隔绝燕国使它无法与诸国相通,就像灭中山国一样。
可惜谁也不知道,留给赵国的空窗期不多了。
平原君赵胜思索良久,缓缓摇头道:“秦赵之仇,岂能轻易缓和,再者秦国王室子弟无人亲近赵国,即便是王孙恐怕也对赵国有怨吧?”
秦王孙嘴上说的话能做数,也要將来才能兑现,而赵国给予助力却是货真价实的。
赵政避实就虚,肃然道:“平原君为赵国相,难道不知道何为明利与暗利吗?”
“政恩仇必报之言,早已流传在外,若赵国对我有恩却不报,岂不在天下丧失信义,將来如何成为蓄养门客的封君?”
“且我亲母亦为邯郸人士,自幼教我恩怨分明,得君上厚恩怎会有不思报答之理。”
“赵人若不想为韩魏两国挡在最前面,与秦国廝杀不休流尽鲜血,还需多做打算。”
此番话毕,赵政就准备拱手告辞,让平原君好好想一想。
不想刚起身,便听见赵胜喝道:“王孙且慢!容胜再思虑片刻。”
他的眼神落到赵政身上,不得不说秦王孙的话犹如一把利刃,径直插进了心底深处。
他也在时常忧虑赵魏楚三国盟约之事,尤其是信陵君在赵地名望盛大,若是大王在秦国连年攻势下,任命无忌为赵相,那赵国就真成了魏国的附庸了。
要能有机会通过赵政与秦国缓和,哪怕盟约最终破裂,信陵君因此返回魏国也无需担心。
赵胜重新仔细打量秦王孙,忽地笑起来道:“王孙能在胜面前气定神閒,口齿清晰吐对天下之事侃侃而谈,真乃才殆天授,我敢篤定王孙日后必有相国之才,不如到时来赵为相如何?”
他国公子王孙也能到別国为相,亦算是战国时期的风俗。
孟尝君田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了齐国痛恨,诸侯各国可对田文恨不起来,巴不得再出几个。
秦王孙有几分烈丈夫之风,万一对方在秦国待不住出逃到赵国,也並非不能重用。
赵政听闻此言,顿时嘴角含笑。
辛苦说半天,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初及时释放些为人准则,就是打算能在邯郸更好的生存下去,毕竟谁都希望结交的人奉行承诺,而非忘恩负义。
既然平原君有此一问,那就该收网打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