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眼光不同 经营农家乐,开局吕布上门喝酒
果不其然,班昭震惊了。
她本来没有丝毫波澜的表情,顿时目瞪口呆。
秦始皇在古代可是妥妥暴君。
不管在哪个朝代,士大夫们都不可能推崇秦始皇的。
因为他们都怕自己头上的皇帝像秦始皇那样,多受苦啊?
汉武帝也一样。
他活著的时候没人敢多说两句,但是汉武帝一死,立马就有人批评他了……
以至於到了《汉书》,班固全盘否认他的武功。
陈逸开口说道:“我们现代人的眼界是不一样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所以他是千古一帝。”
“汉武帝第一个奠定了华夏现代版图,当时大汉最巔峰的地盘,有现代的三分之二大。”
不管当时的人多么苦,但是后人是没法去指责他们的。
就算要评论,也最多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而且现代人更加清楚,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土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力。
拥有巨大国土面积的国家,就註定不可能是小国。
所以,在现代人眼里,秦始皇和汉武帝,怎么可能不是千古一帝呢?
因为现代人真切的感受到了他们带来的利益。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秦始皇,华夏现在极有可能跟欧洲一样,四分五裂。
如果没有汉武帝,那华夏地图恐怕得缩小一半。
汉武帝接手时的大汉帝国,比他去世时,面积小了一半。
收復河套地区、平定南越国、开发西南……
甚至是自古以来的『兵家不爭之地』,也就是福建那一块,都是汉武帝时期打下来的。
所以在现代人眼里,开疆拓土永远比其他的更重要。
国土代表著各种资源、人口、管辖范围等等。
在现代社会,国土就是最重要的。
国土面积大的,就一定是大国。
如果有汉武帝时期的人来了,那陈逸没的说,必须全力支持汉武帝討伐四方啊。
面积越大越好,打下来了就是『自古以来』。
班昭听完了陈逸的分析,这才意识到现代和封建王朝有巨大的不同。
农业的特点是重复。
农业文明最害怕的就是有任何变动。
所以无论什么时期的士大夫,都喜欢说『祖宗之法不可变』。
封建王朝害怕任何来自天灾、或者人为的改革或者变化。
他们寧愿千古以来什么都不变,也好过去主动求变。
所以麦子熟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几千年来的封建文明,似乎改变不大。
人们最多就是在原有的体制上缝缝补补,就像是一个游戏,bug出来了就修復一下,没有就不管。
因此士大夫最害怕的就是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皇帝。
他们必然要极尽的去抹黑这两位皇帝,避免后世皇帝没事就学习他们『开疆拓土』。
但现代人可不这样认为,现代人和古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
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
班昭於是严肃道:“陈公子放心,妾身回去就告诉家兄此事。”
汉武帝的武功,怎么是能够轻易抹去的呢?
当时的人或许过得很惨,但汉武帝是一视同仁的对待,不管是豪强还是平民,他都弄啊……
“班姐姐,是不是要准备去见汉明帝了?”
陈逸转变了话题,没有再说汉武帝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