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生不逢时 经营农家乐,开局吕布上门喝酒
东汉末年,并州军的军营已经大变样了。
到处都是简陋的电线桿子,电线自然是陈逸买来的。
这是为了并州军晚上能够学习。
贾詡倒也没想到这些大老粗都变成读书人,只是让他们识字。
只有识字、有文化,才能理解他们即將要做的事情,才能成为精锐。
古代的屠城率为什么很高?
就是因为大多数士兵在攻城时,都处於高压状態,隨时都可能譁变。
在这种情况下,城门一被攻破,即使是將领也没法约束手下的士卒,只能让他们把这股愤怒、兽慾给发泄出来。
不然的话,將领自己可能都要遭罪。
说白了,他们也无法完全掌控手下士卒。
而贾詡在后世的书中一看,发现只有现代军队才能做到完全不屠城。
主要就是有信仰。
想要有信仰,就首先要让他们有一定的思想,而且又能够完全服从命令。
他很喜欢后世的一句话,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所以,贾詡开始了填鸭式教育。
这个时代的私塾教育才是真正培养读书人的方法。
把家族的弟子,送到名满天下的『名士』那里去读书,当学生,学习句读、经文。
但是培养一个读书人,家族往往要十多年的时间,甚至更久。
这就导致普通人是没有时间和金钱学习的,文化门槛极高。
而填鸭式教育就不一样了,他只追求士兵能够在短时间內识字,不需要他们有太多的思想,只要能够懂將领下达的命令,而且不会產生质疑,这就足够了。
所以,吕布带来了很多黑板、粉笔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让士兵认字,而且还是简体字。
很多士兵一开始寧愿训练,也不愿意读书。
但是贾詡恩威並施,一边是奖励,一边是惩罚,很快就形成了学习潮。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并州军能吃饱。
吕布带来的方便麵、火腿肠,还有各种冷冻肉,甚至是老乾妈,都是并州军的最爱。
只要能给食物稍微带来一点味道,不管是辣还是咸,他们都喜欢。
正是因为吃得饱,并州军才能保持训练的频率,晚上也有力气读书。
跟其他军队比起来,此时的并州军绝对是兵强马壮,一个个都面色红润,身体也有肉。
此时,贾詡躺在太师椅上,优哉游哉地拿著一个保温杯,喝著早就泡好的茶水。
这个出自『哀牢山』的茶叶確实不错,他就喜欢这种苦一点的。
贾詡不怕苦,吃苦总比没命强。
“文和先生!”
吕布此时走了进来。
“我抓到几个细作,估摸著是董卓派来的人。”
董卓和吕布並不是互相信任的,甚至董卓也没把吕布当人。
这不,由於并州军最近动静大,董卓直接派了细作。
但是被吕布给直接抓到了。
“他们可看到了什么?”
“没有吧。”
吕布摇了摇头,真正的好东西都在中间。
“那就不要打草惊蛇。”
吕布点了点头,他也不在意这些细作,毕竟董卓不会跟他翻脸。
“魏续买马归来了,文和先生,我得跟你请假,到时候要运马去贤弟那里。”
看到吕布嘿嘿发笑,贾詡就无语,只能答应。
多大的人了,还不时想著旷课,找理由逃课。
现在吕布帐下,最认真学习的就是张辽。
张辽如今是骑都尉,正好可以安排人在皇帝身边。
“记得带点茶叶回来,我茶叶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