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府城院试 寒门青云路
两人寒暄几句,王景珩便说起了吴焕生的事。
“你这番处置,当真是漂亮!既全了道义,又让吴焕生自食恶果,连县尊大人和教諭都对你讚不绝口。”
他话锋一转:“不过吴家在安济县树大根深,吴焕生此人睚眥必报,你得小心提防。”
李彦舟也不瞒他。
“等院试过后,我打算在府城置业,买座小院。”
王景珩击掌赞道:“这確是明智之举。我家在府城开了中人铺子,你若信得过我,考完试,我让他们寻几个乾净敞亮的院子,保准给你个实在价钱。”
“那便多谢景珩兄了。”李彦舟连忙道谢。
他正在为府城置业的事烦心,王景珩这是送来了及时雨啊。
王景珩又传授了一些院试的经验,比如哪种墨更耐暑热不易晕染,如何防止考卷被汗水浸湿等等,都是过来人的金玉良言。
一番鼓励之后,他才起身告辞。
六月二十,天还未亮,整座府城便已甦醒。
李彦舟用过早饭:两个扎实的大肉饼,配上一碗客栈特意为考生准备的,名为“状元及第粥”的肉糜粥。
吃饱喝足,他检查了一遍考篮,便匯入了涌向贡院的茫茫人潮。
街道上,全是和他一样的童生。
有十几岁的少年,眼神里满是锐气;
有三四十岁的中年,步履沉稳,
更有不少头髮白的老者,被家人搀扶著,脸上沟壑纵横,每一道,都写著不甘与执著。
这些人,考了一辈子,不过是为了一个“秀才”的名头,好让自己入土时,能在墓碑上多刻两个字,告慰此生。
对寒门子弟而言,科举是唯一的路,是必须跳过的龙门。
过不去,则为农,为商,为役,一辈子在尘泥里打滚;
过了,便是士,是官,从此天高海阔。
贡院门前,早已是人山人海。
这里还是府试的考场,但今日的阵仗,却远非府试可比。
数百名披甲执锐的兵士將贡院围得水泄不通,目光如鹰隼般扫视著每一个考生,自有一股肃杀之气。
院试由学政大人亲自主考,代表的是朝廷的顏面,任何舞弊行为,都將被视为对国之大典的挑衅,罪加一等。
因此,搜检也变得异常严格。
考生们排著长队,依次进入一个个小隔间。
进去后,先要解开衣衫,由两名衙役从里到外仔细搜查。衣物的夹层、鞋底的厚度、就连髮髻都要解开来细细盘查。
还要对照路引上的照片,如果变化太大,就会怀疑不是本人,多加责问。
搜检完毕,验明身份,领取了考牌,李彦舟进入考场,找到了自己的號舍。
和前两场一样,他的运气仍然不错。
既不是临近茅厕、臭气熏天的“厕號”,也不是正对高墙、闷热无比的“火號”。
他熟练地打扫了狭小的號舍,铺好笔墨。
“哐……”
一声悠长的锣响,贡院沉重的大门缓缓关闭,隔绝了內外两个世界。
院试,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