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北门血战(上) 敕勒枭雄:高欢的传奇人生
卫可孤不服:“大王,末將一人便可成功,无需带此降將!”
破六韩拔陵斜眼看著卫可孤,他非常不满有人顶撞他。
卫可孤连忙跪下,他知道,面前的破六韩拔陵已经不再是以前好说话的大哥了。
但他並没有为难卫可孤,多年的交情让他依然有耐心对自己这位小老弟多说两句,缓缓解释道。
“此人出生怀朔,对这一代地形了如指掌。你带著他,事半功倍。”
“遵……命,谢大王。”
——————
破六韩拔陵的动向一直都是怀朔镇最关注的事情,由於双方兵力实在悬殊,出城野战已经完全在找死,镇將葛荣和杨钧一致认为应该坚守待援。
因此这些天怀朔镇眾將都被分配了各自防区,並积极修建一些墙上工事。
怀朔镇把防守重心依然放在了北门和西门,贺拔度拔带领贺拔胜和贺拔岳驻守北门,葛荣带领高欢和侯景驻守西门,杨钧和贺拔允坐镇城中协调各军。
在高欢的建议下,东门和南门的防卫依然不是重点。
东门由慕容兴带领族人和一些民兵防守,南门甚至基本放空,杨钧派司马子如带了百十个民兵象徵性驻扎一下就算安排妥当了。
兵法云,围三缺一。围城时如果四面皆围反而会提升守军的战斗意志。,不利於攻城。
打仗,就是要让对方觉得自己能活,你才能贏得更多。
破六韩拔陵显然也清楚这一点,他率领的六镇叛军接下来的行动和高欢预料的完全一样。
一场新的更为艰苦的战爭即將在怀朔镇打响。
——————
那此时的北魏朝廷在做什么呢?答,在吵架。
北魏並不是不重视此次边民暴动而行动缓慢,恰恰是因为过於重视而导致犹豫不决。
在这场后世名为“六镇起义”的边民叛乱中,参与的民族数不胜数。
匈奴、高车、敕勒、丁零……尤其连北魏皇室自己的鲜卑族都大规模参加了这场叛乱!
这使北魏朝廷一时间根本拿不准还有哪些军队可以信任,又还有哪些將领可以领军。
与破六韩拔陵一起叛变的,还有事先与其联繫的高平镇首领胡琛,此时已经占据高平,自封高平王。
在西北,还有羌族首领莫折念生继承父亲遗志,率部叛乱,现已攻陷北魏关陇数州,立国號“大秦”,势力直逼北魏关中重地——长安。
北魏因此大为震恐,忙调拨精兵强將十余万入驻关中地区。
在南边,还有荆州、东荆州、西郢州的蛮族也在劫掠地方。
这一切,都在动摇北魏的根基。
来自四方的叛乱,使得北魏朝廷焦头烂额。
把持朝局的元乂此时也没了主意,自从他主政以来,內外反抗自己的宗室力量此起彼伏,前有任城王元澄的两个儿子,后连自己的亲信党羽徐州刺史元法僧都叛魏投梁,彭城也因此陷落。
这使北魏防御南梁的兵力变得捉襟见肘,不得不抽调更多军队防御南梁的进攻。
权衡再三,最终决定令临淮王元彧领兵十万,支援怀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