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何为叛乱(下) 敕勒枭雄:高欢的传奇人生
义愤填膺的起义军越来越多,高欢这才明白了为什么起义军进入上谷的第一时间就跑去打家劫舍了,这些年来被柔然抢了不知道多少遍,也是该让这些內地州郡也感受一下边镇的痛苦。
眼见群情激奋,官兵们的眼神中也透露出退避的神色,一开始说是来镇压叛乱,结果遇到的这群半是叛军半是难民的起义军,心中所坚定的那份正义,此刻也已烟消云散。
心气没了,胆气也就小了,再也没有刚才那股子慷慨报国之情,有的反倒是对面前这帮同胞的怜悯。
脱下这身军服,谁还不是平头老百姓呢?
元顺將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向后张望,原本队列齐整的官兵此刻已显颓势,阵型鬆散。唯有箭羽卫队目光坚定,有与自己誓死拼杀到底的决心。
可仅仅十数人又能如何,眼前的数千起义军的战意逐渐昂扬起来,就连一些人质都开始主动请缨,加入起义军一方。
此消彼长,双方的均势已经演变成了己方极大的劣势。
元顺內心对於朝堂也是十分厌恶的,自从自己的父亲和高阳王元懌走后,北魏朝堂就变得乌烟瘴气。元乂对於治理国家毫无半点章法,只知道巧取豪夺,鱼肉百姓,进而苛责百官,妒贤嫉能,直至一手遮天,荼毒天下。
这些年的混乱元顺都看在眼里,但也无能为力,索性眼不见心不烦,请旨巡边,远离朝堂。
但此时元乂已经伏诛,太后和皇帝再次掌控朝政,大魏天下有中兴之象,作为大魏肱股之臣,元顺有自己该做的事。
元顺弯弓搭箭,瞄准起义军:“反贼便是反贼,不思悔改,反而污衊朝廷!本王誓要诛之!將士们,举起兵刃,隨本王……”
身后的官兵们见元顺发令,出於本能开始重新收紧队列,喊了几声口號提振士气,准备与起义军廝杀。
此时,高欢举起手,示意元顺稍等:“王爷,我有话要说!”
元顺已是箭在弦上,只待看准时机就將杜洛周射杀,隨后再找机会说服刚才在一旁沉默的高欢。
但此时高欢开口,元顺念著旧情,许他说话。
高欢见元顺暂且停下,问道:“王爷,你见过真正的军镇吗?见过漫天的战火吗?”
元顺虽自小习武,十几岁时就隨父亲元澄巡视边关,长大后也曾领兵戧平过一些小的叛乱,但对於真正的战场烽火,却未曾涉足。
他搞不清楚高欢想说什么,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高欢接著说道:“王爷眼中的国家是如洛阳那般富丽豪华的,眼中的军镇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其实王爷活了三十多年,从来都不知道真正的军镇是什么样的。”
元顺听了高欢的言语,內心颇为不忿,但还是耐著性子听高欢说完。
“王爷,我从小在怀朔镇长大,对於边镇的战火,了解的比王爷多得多。”
“每一天,当洛阳还在安睡时,边镇军户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繁重的工作,我们每天除了耕地养活自己以外,还要修建各种大小工事,敲打锻造各式武器装备。保证自己的衣食住行外,也要时刻警惕战爭,以防柔然人突然来犯。”
元顺等了半天等来的竟是这等废话,不禁没好气地说:“这些本王都知道,因此本王每隔数年都会巡视边关,体恤军情。何况这也是国家必要之事,总得有人承担!”
高欢並不理会元顺的那点没好气,继续说道:“王爷確实比一般的权贵要好很多,但是这些事情在王爷看来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对於我们来说,却是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