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广播和公粮  重生87:从退婚种折耳根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

陈家人吃完晚饭,村前小土坡上的大喇叭刚刚结束了这一天下午时分的广播。

时间正好是晚上七点整。

广播是这年代农村地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確认时间的最佳方法。

这年头,像陈家村这样的偏远农村,別说手錶,就连掛钟都没有几户人家有。

那么想要获取准確一点的时间,通过广播就是最好的手段。

早上六点(冬季六点半),大喇叭里准时唱起《东方红》或是《歌唱祖国》。

歌曲结束,便是新闻转播、天气预报,一直到七点半(冬季八点)停止。

中午十一点半至十二点半,是休閒时刻,一般是播放一些红歌、民歌,再加上一些样板戏或地方戏剧。

下午六点,先是播报半小时新闻,再播放半小时文艺节目,到晚上七点正式结束。

乡村广播除了播报新闻和文艺节目,也是乡镇向村民下达任务和通知的工具。

村委有什么事情,一般也是通过广播来进行通知。

一直到进入九十年代中期,隨著农村电视机的逐渐普及,乡村广播才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

陈建伟没记错的话,再过四五年,中午那一段的广播率先取消,接著是早上那一段。

等到了九十年代末,村前小土坡上的大喇叭就彻底结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喂,喂喂,喂喂餵……”

广播刚刚停止,大喇叭里忽然传来一阵调试音。

接著,就听村支书的声音在整个村子里环绕开来。

“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下面播报一个通知。

“接乡政府通知,明天,也就是阳历10月11日,农历八月十九,今年的公粮徵收轮到我们陈家村。

“请各家各户,按照各自任务本上应交的数额,提前做好准备,於明天早上八点钟开始,按照各自的序號,依次排队到乡粮站缴纳公粮。

“公粮缴纳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证晒乾晒透;第二,保证没有干壳和杂物;第三,保证斤两足额。

“下面重复一遍……”

“明天就到我们村交公粮了啊?”

厨房里,何秀丽一边刷碗,一边扭头朝院子里抽旱菸的陈昌富喊道:

“昌富,你去找一下任务本,看下我们家是多少號,一共要交多少,今晚怕是要连夜装穀子了。”

陈昌富应了一声,站起身来,走到东厢,就著堂屋里唯一一盏十五瓦钨丝灯泡的昏黄灯光,翻出了自家的公粮任务本。

走到堂屋电灯下,陈昌富翻开任务本,眯著眼睛看了一会,才出声道:

“178號,今年一亩田要交180斤。我们家一共七个人的田,总共九亩一,要交……”

“爹,要交1638斤!”

陈昌富还在心算,坐在电灯下写作业的陈建明,已经拿著钢笔在草纸上迅速算出了答案。

1638斤!

听到这个数字,陈家人都习以为常,但是刚刚重生回来的陈建伟,却是嚇了一大跳。

几十年过去,又不常住在农村,陈建伟確实已经遗忘了,这个年代农民的负担有多么沉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