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交公粮与集市  重生87:从退婚种折耳根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陈昌富和何秀丽也自觉丟了大面子,一路上除了和相熟的村民打声招呼,都没有兴致同旁人交谈。

退婚而已,放在后世多大点事。

没看到一些人家女儿二婚三婚还大摆宴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吗?

只能说,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还是太淳朴!

沿著县道往北走了一里地,一座渡桥横跨东西,架在两座小山头上,就矗立在马路上方。

渡桥不仅渡人,主要更是渡水。

这是六七十年代水利工程的一部分,连同一座小型水库,和遍布四里八乡的水渠、渡桥、渡槽,灌溉了整个白岩乡,乃至周边几个村落,共计三万余亩的农田。

穿过渡桥,爬上这一路上最陡的一道坡道,陈建伟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衣背。

旁边的老二建军,则要显得游刃有余多了。

这傢伙,不愧是先天劳动圣体!

“休息一会吧。”

何秀丽毕竟心疼儿子,当先把箩筐放在路旁,歇息起来。

等到连续四趟,將所有的粮食都运到乡粮站旁的空地上,陈建伟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

这时候,时间已经临近中午十二点,粮站工作人员喊號已经喊到了160號。

白岩乡农历逢四逢九赶集,此时正是秋收结束时节,小小的集市上密密麻麻都是人。

由於是小集,没有专门修建的农贸市场,大几千人一下子涌入不到一公里长度的街道上,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农村大集衰落,还是九十年代中后期,打工大潮兴起之后的事情。

街道两侧,是各种摊贩。

卖衣服的,卖猪肉卖菜的,卖竹製品,卖油香粑粑等各种小吃的……一个摊位接著一个摊位。

街面上,则是穿著青的、蓝的、黑的,以及土黄色的各地村民。

休息了几分钟,感觉自己重新活过来的陈建伟,拍拍屁股从地上爬起来,走到几十米外的供销社,掏出五毛钱买了十支白冰棒。

等他抱著一堆冰棒挤回来,老二老三登时眼前一亮,立马就迎了上来。

这一次,何秀丽倒是没有责骂儿子乱钱,只是接过两只冰棒,剥掉包装纸,一边吃一边说:

“就快到我们家了,都快点吃吧。”

三兄弟点点头,只顾著狼吞虎咽起来。

“178號,陈昌富。”

刚刚吃完冰棒,粮站工作人员就喊到了陈昌富家。

一家五口人立刻站起身,將已经重新装进大麻袋中的粮食抬过去。等工作人员用长长的粮食取样器一一检验之后,过称、入仓。

交了公粮,剩余的100多斤稻穀以一毛八的市场价卖给粮站,换回来两张大团结,外加一叠零票。

“妈,你们先回去,我到场上走一下。”

陈建伟不打算这么早回家,便同母亲说了一声。

何秀丽眼睛一瞪,刚要发火,想到这人来人往的,还是给大儿子留点脸面,只是叮嘱道:

“你莫三个四个到处走,晚上早点回来。”

“我晓得了,吃晚饭之前,我保证回家。”

陈建伟朝母亲摆摆手,一头钻入了人群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