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章 私德无碍身后评,辞让未必高风节 庶皇帝
“这就是你说的大势吗?”苏子玉喃喃的说著,双眸亮了起来。
古静和张黎都不是纯粹的武夫,他们的政治素质不输普通文官,但他们的眼界完全没法和江楚生相比。
这傢伙说的话乍一听都很离谱,但细品之后却是如此的理所应当。
不只是古静、张黎、赵不识这些武人,他发现自己麾下的文臣谋士也没有如此清奇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模式。
苏子玉这个秦王是单字亲王,是皇帝之下的最高爵位,拥有自己的王府属官和私人卫队,麾下人才济济,更因为他是嫡长子,身边聚集了一群对现状不满的人。
这些人遍布三教九流,身份各不相同,什么人才他没见过?
但江楚生这样的他真没见过。
明明有勇冠三军的武勇,却偏偏想做文官,想到这里,苏子玉有些为难的看向江楚生,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安置这位特立独行的年轻人。
秦王府的文官最高职位是正三品长史,这个官制就相当於秦的国相,而正三品的品级也只是稍次於六部长官。
然而这个位置已经安排给他的老丈人了。
他的岳丈郭文通今年不过四十五岁,正是干事业的好年龄,他老人家將秦王属地经营的井井有条,政治清明,民眾归心,是真正有才之人。
总不能因为江楚生才华横溢就让岳丈挪位置吧。
就算岳丈肯让,惜荷能愿意吗?
就算他们都愿意,其他人怎么看?
想到这里,苏子玉的脑壳有些痛。不中用江楚生,对不起小江来投的诚意;若是太重用,其他人又会心生不满。
带队伍,难啊。
苏子玉犯愁时,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下意识的將江楚生当做首席谋臣,开始认真考虑待遇问题了。
江楚生並不知道自己已经应聘成功,还在继续输出。
“殿下,石头从山顶滚落,水流从高处流下,这就是大势。大势不可逆,只能顺势而为。”
“神州三百年动盪,朝野上下,亿万子民,无不盼望天下一统,安居乐业。先帝,咳,建孝帝虽然虽然驱逐楚室,但万民依然拥护,正因为他驱逐诸胡,建立不世之功,为一统奠定基础。”
好险,差点当著儿子的面骂人亲爹是弒君禽兽。
就算苏子玉脾气再好,也很难容忍外人侮辱亲爹吧,哪怕侮辱的方式只是將亲爹做过的事陈述一遍。
然而苏子玉却有些让江楚生意外的点了点头,“虽然子义议父是不孝,但父皇当街弒君的確是洗刷不掉的污点,每念及此,我都感到无地自容。”
江楚生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秦王果然洁癖有些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赶紧趁苏子玉现在情绪激盪,进入洗脑模式。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读好书选 101 看书网,??????????????????.??????超省心 】
“殿下,並非如此。对政治家来说,私德只是加分项,並非决定性要素。”
“並非?可是史书中传颂禹皇功德,都是称讚他以国为家,宽厚仁爱。”
江楚生心中冷笑,淡淡的说道:“禹皇不也篡夺前朝皇位,放逐前朝宗室么。”
苏子玉连忙辩解,“那不一样,那是禪让。”
“禪让,那你觉得前朝末帝是真心相让吗?”
“这个...”苏子玉很想引经据典用书中原文作答,但他毕竟是政治人物,有些话说给外人听可以,在江楚生面前说就有些看不起人了。
“这或许是大势所趋吧。”他目光躲闪,並未察觉正逐渐接受江楚生的大势论。
“殿下说的对,就是大势。”
江楚生严肃解释,“禹皇登基,是因为於天下万民有功,別说他只是接受『禪让』,就是一刀劈了前朝末帝大家也能接受,甚至还会有禹孝...我是说禹皇拥躉认为他杀伐果决。”
“所以先帝最大的遗憾不是当街弒君,而是未能完成一统。”
“若是先帝能统一四海,休养生息,让天下万民受益,谁会在意这点小事,甚至会有人歌颂他杀伐果决。”
“当真?”苏子玉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