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朱元璋:终於让梁泽认输了! 大明第一设计师
“给百姓挣补贴家用的钱就大费周章清雪?你行事太衝动,必须多些冷静跟从容,像咱一样。”
“陛下,您这话我可不爱听,我觉得我一直很冷静从容,陛下刚才发火的时候可比我疯太多,我是劝都劝不住你。”
“好了好了。”朱元璋立刻阻止梁泽的吐槽,说道:“看样子你对上元县的兴盛有计划,咱想听听。”
“陛下,你要是敢偷我的计划去兴建別的府县,我可是要骂人的,我会像那些御史一样批评你。”
“咱是那样的人吗,说吧。”朱元璋追问。
梁泽这才缓缓点头。
“建设上元县,不想再让上元县的经济跟粮食求户部,工部,最好能有余粮余钱度过每年灾荒。
清雪时让陛下拿出钱跟粮食,简直比登天还难,且工部跟户部的官员就是一群事儿逼。”
梁泽说完第一步经济跟农事,开始讲自己的第二步计划。
“第二步就是整顿上元县里面的社学,私塾,规范孩童蒙学,进行文化陶冶,成为带领士人的领头羊。”
朱元璋追问:“第三步,第四步是什么。”
“不能告诉陛下。”梁泽摇摇头说道:“因为我还没想好。”
朱元璋真的想抽梁泽,手紧紧扶著椅子柄,缓缓道:“看在你是咱女婿的份上,咱不打你……不过你想当士人的领头羊,咱劝你省省,除了拿得出手的才华,还得有建树。”
明朝的文人也会向前朝时发展学派群体,比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跟唐宋八大家,比如弘治朝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宋元理学,明中期的陆王心学。
形成文学流派或者某个团体,会有一批文人学生,这些势力就会成为帮老师办事的。
上元县需要发展,除了经济跟农事发展,文化团体必不可少。
文化团体可以作为宣传在大明提高梁泽的影响跟信服力,许多朝廷的事才会被影响。
明朝文官占主体,少不了接触士人文章,因此梁泽属於打不过需要加入的。
除去文采真的还需要一些“时机”来做建树,对梁泽来说,目前的时机是非常好的,他现在具备。
因为明洪武中后期酝酿,永乐初到成化前盛世的时期,以三杨为首由內阁跟翰林院为主导的台阁体文学创作风格。
是明初上层官僚中流行的一个文学诗派,明洪武中后期酝酿,永乐成化巔峰,作品內容多为歌颂功德跟伦理道德。
梁泽前世读书还是认真的,他一直思考在明朝文坛有些成就,不管实用不实用,只要能成为文学领袖,有这个荣誉让文臣士人为自己做事,就够了。
简单来说,台阁体文学创作的原因还来自於洪武,永乐,成化爷的威力,让这些文臣在做文章上不敢暗讽比喻,基本都是敘述一些盛世,功德文章。
只要自己把影响力扩大,丝毫不亚於衍圣公的影响力……明朝在风气上保守的时期,梁泽选台阁体就是非常合適的。
梁泽说出他要写文章,成为影响读书人的领头羊时,朱元璋觉得梁泽非常的天真,他都弄不明白文人墨客的事情,梁泽还能行?
好比一个连个毛笔字都这不明白的人,突然说要当李白,杜甫那样的诗人,正常人第一反应都是这孩子没事吧。
朱元璋就是这么篤定的,甚至拿出自己的诗给梁泽炫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