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詔令传关中,新、老秦人沸腾! 楚汉争霸,你再造大秦?
“赋税种类繁多,给了下面的官吏操作的空间,往往不是帝国在欺压黔首,而是官吏为难,这笔帐到最后还是要算在帝国头上,这一点,我想,张卿应该深有体会。”
深深地看了一眼张苍,贏斐漫不经心的说道。
“君上所言甚是。”
新任治粟內史张苍非常认同这个看法,他本是三川郡阳武县,后参加了沛公军,前往南阳郡,两郡都是秦国最先在关东设立的郡,按理说,一应形制应该等同於巴蜀乃至关中诸郡。
偏偏他这一路走来,看见的是地方官吏滥用职权,欺压黔首,致使民不聊生,可见,大秦在统一天下之后,並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大多数官吏不是秦人,而是当地士人,惯会钻空子,牟取私利。
窥一管而知全豹,三川、南阳尚且如此,关东其它郡县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既然口赋归入田赋,那么,其它税一样可以精简,以利於黔首、秦国。”
“孤看只需要保留商税、关税,商税取三税一,关税取五税一,同时,將盐、铁、煤、酒列为国营,任何人胆敢私自开採、私自贩卖,一律课以重刑,发配边疆。”
“治粟內史只需要清点田赋、商税、关税及盐、铁、煤、酒营收即可,税吏人手同样可以精简。”
接著,贏斐又提出了一个方案。
“君上。”
“商税如此之重,是不是....”
张苍欲言又止,面色踌躇。
“无妨,商贾追逐利益,休说是三税一,就算是二税一,他们一样有利可图,又怎会放弃?”
“外国商贾携货物进入秦国,倘若不定下五税一的规矩,国人们的钱岂不是都被他们赚走了。”
耸了耸肩,贏斐神態平和的说道。
开玩笑,后世的宋朝非农业税最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商税占据了大头,比起三税一高多了,宋朝一度成为了东方歷代王朝里面最富的存在,经商之风最盛,亦不见商人叫苦连天。
之所以定下这样的纳税比例,不单单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更是为了提高从商门槛,让黔首专注于田亩,又或者是作坊务工,否则,所有人都去经商,谁来种地,谁来生產。
“唯!!!”
张苍这才答应下来,毕竟,秦国赋税只剩下三种,这確实给他带来了便利,治粟內史日后的活可就简单多了。
“接下来,少府会生產出大量铁器,这些铁器主要是农具,这將是秦国一项巨大的收入,治粟內史与少府必须要共同商榷出方案,包括定价,要让黔首们用得起,还要有利可图。”
“食盐循例,煤暂且不管,如今粮食捉襟见肘,不许任何人私自酿酒,违者判处重刑。”
注视著二人,贏斐一字一句地叮嘱道。
“唯!”
张苍、冯敬对视了一眼,郑重应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