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陈登,我誓杀汝! 三国:我这天下全靠借
荀彧闻言,皱眉道,“只是陈登狡诈,恐不会轻易入此瓮中。”
“无妨。”郭嘉笑道。
“遣一能言善辩之人,以堂堂正正之阳谋请君入瓮。他若不来,便是心虚。他若敢来,那许都,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曹操听完,猛地一拍大腿!
“妙计!奉孝此计,大善!”
他环视堂下,朗声问道。
“谁愿为我往徐州一行,请那位陈府君来许都一敘?”
话音刚落,便有二人自文官队列中齐齐走出。
“臣,毛玠,愿往!”
“臣,董昭,愿往!”
曹操看著眼前这两位最早为他定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计的心腹谋士,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好!便由二位同为天使,共赴徐州!”
“务必將我那位“忠心耿耿”的陈府君,给“请”回来!”
……
神亭岭一战后,太史慈麾下的“援军”已是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他深知此地不可久留,只得领著残部,且战且退向著南方寻机突围。
然而,周瑜早已算准了他的一举一动。
江东军如附骨之疽,不与之决战,却分出数支精锐,由韩当、程普等老將率领,日夜不停地在其侧翼进行骚扰与驱赶。
太史慈的败军,就如同一群被狼群包围的羔羊,一步步地被“逼”向了周瑜早已为他选好的葬身之地—折衝涧。
当太史慈领著不足三千的残兵退至这处两山夹峙的狭长谷地时。
他知道,自己已是插翅难飞。
就在他准备背水一战,与麾下將士共存亡之际,孙策的使者如期而至。
“我家主公,敬重將军英雄,不忍见將军与乱兵为伍,玉石俱焚。”
使者立於阵前,朗声道。
“愿与將军阵前一会,以武论交。若將军胜,我军便退避三舍,任將军离去。若將军败,再归顺不迟!”
“欺人太甚!”
太史慈身旁的曲阿小將怒喝道,他勇猛不说,脾气也暴烈。
“將军,此必是周瑜小儿的奸计!”
太史慈却伸手,制止了他。
他看著远处那壁垒森严的江东大营,眼中闪过一丝英雄末路的悲凉。
他知道这是计,但他,別无选择。
太史慈高声回应道。
“好!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慈便在涧前恭候大驾!”
……
涧前,平地。
孙策一身轻甲,手持霸王枪,早已在此等候。
他身后,只有周瑜及数十名亲卫,看似坦荡无比。
太史慈亦是单人独骑,手持双戟,慨然而出。
孙策见到太史慈,眼中满是欣赏。
“子义,吾敬汝之勇,何故为刘繇此等庸主效命?若肯归我,江东霸业,你我共图之!”
太史慈横戟於胸,沉声道。
“將军厚爱,慈,心领。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今日唯有死战而已!”
“好!”孙策大喝一声,更加欣赏太史慈。
“既如此,便让手中兵刃,分个高下!”
话音未落,二人已是纵马,战在一处!
一时间,枪来戟往,寒光迸射,二人战作一团,竟是棋逢对手,將遇良才!
直斗得天昏地暗,足足百余回合仍是不分胜负!
而就在二人酣战之时,於数里之外的一处隱秘山坡之上,一双清澈的眼睛將这一切,尽收眼底。
身旁的白马义从低声道,“將军,孙策已在两侧山谷布下伏兵。只待太史將军力竭,便会四面合围。”
赵云微微頷首,他那握著龙胆亮银枪的手,青筋毕露。
“再等等。”
“主公有令,非至绝境,不可现身。”
……
战场之上,孙策与太史慈已是渐感力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