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谁是来「收帐」的? 奉天之上
伴隨著震耳的爆炸声,数辆坦克碾过泥泞的壕沟,
后方步兵以精准的战术队形协同推进,天空中有战机呼啸而过,
对远处的靶区投下训练弹。
这种步坦协同、空地一体的立体化作战模式,
已经完全超越了他们脑海里军阀混战的落后观念。
巨大的衝击过后,何应钦內心的贪婪与忌惮达到了顶点。
东北的实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必须立刻將其削弱,
把这一切都收归中央掌控!
几次三番地向戴安澜暗示,想要商谈关於“移交”黄金和图纸的具体事宜。
可戴安澜总能用一句“少帅自有安排”轻描淡写地將话题带过。
这让何应钦备受煎熬,感觉自己用尽全力的一拳,次次都打在了鬆软的上。
某种不祥的预感在他心头盘旋,愈发强烈。
就在他们被困在奉天的同时,数千里之外的上海滩,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酝酿。
百乐门舞厅里杜月笙端著酒杯,在与几位相熟的报社老板和银行家的閒聊中,
貌似不经意的拋出一句话:
“最近北边,恐怕要有大动作了。”
这句没头没尾的话,第二天便在上海的金融界掀起滔天巨浪。
各种关於东北易帜、东北与中央关係破裂的小道消息在各大交易所里流传。
股票市场应声剧烈震盪,人心惶惶。
而在天津的《大公报》上,用最富感染力的笔桿子,
连载报导锦州大捷与北线抗俄的英雄事跡。
傅作义、郭松龄、戴安澜,甚至远在西伯利亚指挥全局的张作霖,
都被描绘成了捍卫民族尊严、力挽狂澜的不世英雄。
全国的舆论导向,在不知不觉间被推向了崇拜东北军的顶峰。
何应钦不是蠢人。
拿著从南京发来的电报和天津的报纸,手指微微发抖。
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而自己和整个特使团,
恰好就处在网的中央。
立刻向南京发去密电,详述自己的不安与奉天的真实情况。
收到的回覆,依旧是那冰冷的八个字:
“相机行事,务必达成目標。”
在抵达奉天的第三天晚上,何应钦终於见到了那个让他又恨又怕的张汉卿。
帅府的宴会厅灯火通明,吊灯洒下璀璨的光芒。
张汉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忱,亲自为何应钦布菜,与他推杯换盏,
从古今诗词聊到国际局势,言谈风趣举止亲密,两人像是失散多年的挚友。
可对於那批黄金和图纸,张汉卿自始至终一字未提。
酒过三巡,宴席將散。
何应钦再也坐不住了。
示意隨员退下,將张汉卿单独留在了会客厅里。
“汉卿,”压抑著怒火让声音有些嘶哑,“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南京的诚意,你已经看见了。
你的承诺,准备何时履行?”
张汉卿凝视著他那张因急躁而扭曲的脸,忽然笑了。
慢条斯理地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张製作精美的请柬,用两根手指夹著,
缓缓推到何应钦面前的茶几上。
“何部长,何必心急。”
张汉卿的语调轻鬆愜意,“我早就为您准备好了一场好戏。
明天我们当著全世界的面,把这笔帐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何应钦满腹狐疑地拿起那张厚实的请柬。
当他看清上面用烫金大字印著的一行標题时,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变得一片惨白。
“东北保安司令部中外记者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