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斗法 红楼贾环:我八岁中解元
……
子曰:之乎者也……
一天的读书生活很快过去,国子监起业丁號学堂的学生基本上都出监了,有回家的也有出去逍遥的。
只有贾环新收的两个小弟留了下来。
侯夜白凑上来笑道:“老大刚来还没有宿舍吧,不如去我那里將就一晚?”
牛展哈哈笑道:“还是去我那边吧,我一直回家住,分的宿舍没住过,就送给老大吧。”
贾环收拾了书册,站起身道:“都不用,我也是有宿舍的,老师都已经安排好了。”
二人都看向贾环,惊疑道:“老师?你还有老师?”国子监都是教习负责教课,称呼老师肯定是关係不一般的。
贾环微微一笑:“前祭酒李大人。”
“厉害!”牛展眼睛都羡慕了。
侯夜白道:“老大果然不是人!”
“嗯?”
贾环皱眉,轻轻攥了下拳头。
“咳咳。”侯夜白忙陪笑道:“我是说,老大果然不是一般人!”
“呵呵,明儿考场见。”
贾环摆了摆手,抬步往外走去。
二人忙追上去笑道:“这几日老大怕是见不到我们了,我们俩都是弃考的,出去逍遥两天等考完试再回来。”
贾环:“……”
果然是国子监人才辈出之地啊!
待二人走后,贾环也回了住处。
国子监的宿舍不多,尤其是单人的宿舍几乎都是给教习准备的,属於有钱都弄不到的。
除非有势力。
贾环不知道的是,他这一间宿舍是李守中磨破嘴皮子才给他爭取到的,为的就是他能在国子监安静的学习,不被打扰。
屋內的陈设很是简单,一床一桌两把椅子,另外床边一个书架一个梳妆檯,仅此而已。
贾环把拿来的书放在架子上,又把李守中送的书籍文章读了几遍,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读的八股文多了,不会写也会写了。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国子监容纳上千人的考场上稀稀落落坐著几百考生。
在起业堂读书的学生几乎没来,除非打算向明业堂考的,他们一般都不会参加这种考试。
“贾环,你果然来了!”
“见过李大哥。”
“墨文兄?他是谁?你们李家的小辈吗?”
“不是我们李家的,是荣国府的。”
“哦,勛贵之后也来读书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不读书也要饿死了。”
一行人笑著经过贾环前面,一个个仰著头,现在国朝重文轻武,因此並不把贾环看在眼里。
贾环也不在意。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勛贵家的读书人跟书香门第的读书人很难走到一起。
哪怕同为书香门第的读书人也要分为好几个派系,有北方士子,南方士子,有寒门子,有世家子,有浙派的,有湘派的,东林的,西林的,五八门。
今儿你们斗我,明儿我们斗你,正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更其乐无穷也。
还不如当个勛贵士子,你们別惹我,我也不惹你们,你们敢惹我,我带人弄死你。
“第一试,开考!”
“题目: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贾环看了几眼,此题出自论语,《四书章句集注》解释说:“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
圣人陋霸臣之器,而两辟伸之者之说焉。
夫管仲以其君霸,天下尊之久矣。器小之论,独圣人发之,宜或人之未喻也……
贾环仿佛天生的八股文写手,提笔之后就行云流水,下笔如有神,区区两炷香时间一篇三百字的八股文写在纸上。
抬头看了一眼眾人,有的还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有的埋头写作运笔如飞,有的乾脆在呼呼大睡。
“第二题。”
今夫天。
只有三个字。
如果只看这三字,恐怕谁也写不出什么。
贾环却是一眼看出,此题出自《中庸》,原文: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
月考考题共七篇,刚过午时贾环就已经全部完成,检查了一遍也无什么错处,贾环对上面的监考使者招了招手:“交卷。”
跟贾环同一考场的考生顿时齐刷刷抬起头,不可思议看著贾环,其中有几个一直在冥思苦想的甚至一个字没写。
“不会是交白卷吧?”
“那还不够丟人的呢。”
“不是白卷,密密麻麻的全是字。”
“肯定是胡乱写的,现在得意,髮捲的时候就出丑了!”
“肃静!”
监考一拍桌子,眾人顿时安静下来,然后对著贾环挥手:“交完卷子就去吧。”
贾环拱了拱手,走出考堂。
外面安安静静的,一个考生都没有,通常情况要到下午才有人交卷。贾环无聊,乾脆回到宿舍修炼起了易筋经,龙爪手……
……
“第三十七名,贾环!”
“了不得,第一次月考三十七!”
“他还早交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