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以华夏先祖之名 清初第一功臣
大兴县城外,一座骡车构成的车城环绕,里面是一座座帐篷,这是刘子敬带领的三千精锐的营地。
李岩的老营,是闯军唯一行军需要用帐篷的部队,因为不扰民啊。
部队刚来的时候,远处县城城门紧闭,但很快又开了。
这支奇怪的队伍没打旗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居然不抢东西!
因为一直以来都没钱,闯军的著装,从外表看不出来跟明军有什么区別,都是乱七八糟的。唯一的特点,当官的相对爱戴范阳笠。
闯军真正能打的精锐,就是由投诚的九边明军构成的。没有经过长期军事训练的农民起义军,在闯军里只能充任炮灰的角色。
李岩的老营军队兵员复杂,能做到治军严格不扰民,还有战斗力,是因为发餉。
钱从哪儿来?这个——李岩李牟兄弟加上红娘子,都是闯军高级將领,分钱优先那种,但是至今为止,一两银子都没攒下。
这一点其他闯军首领是办不到的,我们拎著脑袋跟闯王造反为啥啊?
这也是牛金星进谗言闯王相信的原因。你这不要钱,培植私人势力,所谋一定更大,有取死之道对吧?所以李岩死得不冤。
吴慈好歹出身將门,一进军营就被军营令行禁止的肃杀之气折服,“果毅將军治军严谨,吴家能镇守边关,依仗的三千家丁,也就是这个水平。”
刘子敬笑而不语,自己不过是捡漏而已,兵其实是李岩李牟兄弟练出来的。
自己现在理论上拥有跟吴三桂同样的家底,但实际上差远了。
最大的薄弱之处在於,自己不懂兵法,不会打仗,这玩意现学可来不及。
至於现代人到了古代,自动就成为名將,反正刘子敬是没那么狂妄。他就知道一点,不实事求是,认清自己能耐,还想参合大事,会很快死得很惨。
中央大帐传出饭菜的香味,刘子敬拉著吴慈一起吃饭。
好傢伙,厨神董小宛操刀,天下第一美人陈圆圆亲自上菜。雨韭盘烹蛤,霜葵釜割鱔,生憎黄鯗贱,溺后白虾鲜。
每一道菜都有相应的诗句相配,比如接下来上的菊脆鱔,那叫“翠菊依依醉寥廓”,鸡火鱼糊,诗云“春江一水闹江淮”。
董小宛是货真价实的厨神,製作的菜品流传后世,都是苏菜里的精品,钱谦益有诗讚“董菜”:“珍餚品味千碗诀,巧夺天工万钟情。”
不提水太冷头皮痒的话,人家钱谦益正经江左三大家之一,文学地位那是槓槓滴。
最后一道大菜是虎皮肉,蒸熟的五肉配上翠绿的雪里红,加上董氏秘制浇汁,看上去就让人垂涎欲滴。流传到现代后,被命名“董肉”,江苏菜系的扛把子。
再加上桂膏、豆豉、咸野菜,一眾小菜,放在小碟里,看上去都精致,皆出自厨神妙手。
就这一桌,皇帝也没有那个福气吃到。拿到现代,三十万你也订不到。
董小宛人美懂艺术,还能下厨做菜到这种水准,绝对是亿中无一的老婆人选,她做的菜刘子敬其实也是第一次吃,胃当场就被征服了。
吴三桂在大明可是封了伯爵,吴慈自詡什么美食没见过,如今也傻眼了。看一道道菜摆盘都是艺术,都不好意思下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