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流芳百世 清初第一功臣
这可都是他自己亲自写的,不是亚里士多德和达文西那种后人偽托之作堆出来的奇才。
什么书画、周易、诗文、策论、音乐论文也就罢了,属於传统文人的范畴,他还有中医药论文,还包括三木大师传给他后,他自己改良的吐纳强身之术,居然还有剑谱。
咳咳,他可就是传说中的洪门老大,绝世高手万云龙大师兄。
“万”字就是他的姓“方”字剃了头,“万云龙”的意思就是光头的方以智入江湖成龙之意。
他能跟红娘子打得不分胜负,还真的就是武林高手。
顺手拿起一本,一看书名,臥槽,《物理小识》,这种奇怪的书名会出现在明末么?怎么看著这么违和?
翻开一看,果然就是自己知道的那个“物理”,图文並茂,一股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光的色散、反射与折射,音波的发生、反射、传播和共鸣?比重?磁效应?明朝就懂这个?
地球是圆的,金星水星绕太阳运转,这画的是天文望远镜吧?臥槽连太阳半径计算都有。
刘子敬一哆嗦,试探了一句,“方贤弟,你觉得波斯猫挨了揍,这次会反击呢,还是继续升旗?”
看方以智一脸茫然,刘子敬指著这本物理教材,“这玩意真的是你写的?从哪儿学的?”
方以智认真点头,“我写的没错。大部分是我遍览古籍,从诸子百家、歷朝文献里搜集的,也参考了洋人好友毕方济、汤若望传过来的西洋理论。”
“不过啊,西洋理论刚开始研究不久,有很多谬误,被我一一指正了。”
“据汤若望说,他们原来文字都简陋得很,根本无法承载过多见识,还是利玛竇从大明寄回去若干我天朝的书籍,他们才如获至宝,开始改良他们的文字,格物致知。”
“不过,他们虽然起步晚,但对格物之学,比咱们重视得多。利玛竇寄回去的大批文献,都被他们珍藏在梅斯修道院,他们居然聚集了二百多欧罗巴大学问家集体学习专研。”
“这么多年过去,不但已经基本学全了咱们的本事,有些地方还青出於蓝。”
“更重要的,他们对规律和逻辑极其重视,汤若望说这叫『科学精神』。这么长久钻研下去,欧罗巴格物方面迟早会超过咱们。”
“所以你说將来他们可能会成为工业化发端,研究出什么蒸汽机,称霸天下,我才深信不疑,你看我质疑你的预言了么?”
“等將来咱们大业成了,若是我侥倖没有为国捐躯,一定要组织人力,建立大学,爭取咱们率先实现工业化。別让咱们的徒弟超过咱们,拿著利器成为第二个入关的满清。”
臥槽,自己这个兄弟了不得啊。为什么歷史上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只是以“四公子”之一的名气传世呢?
这个——刘子敬土鱉了。首先,方以智歷史上没有在脂砚斋碰到刘子敬,早期的手稿都在逃命的时候丟失了。
其次,他的《物理小识》其实传下去了,並且被倭国人奉为瑰宝。
之所以他的学问在我大清没人理会,仅仅是因为政治原因。
有学问的人都不大敢搭洪门反贼的边,这位奇才的学问就是这么被湮没的。
刘子敬连忙吩咐李护院,“仁军,派人到船上调十个高手侍卫,一直追隨方贤弟保护他,无论如何,一定要不惜代价护卫方贤弟的安全。”
好傢伙,以后有了他做主,华夏的科学发展有望了。
方以智的手稿一本本拿出来,拿到最后厚厚一摞的时候,方以智更是无比爱惜。
“辟疆道兄,还记得当年我在你的水绘园住了半年,日夜切磋学问的事情么?”
“那个时候,咱们已经遍歷秦淮河,你一直对经歷的各位美女歌姬念念不忘,嘱咐我写一本话本,將那些水做的女子一一描摹,让她们流芳百世。”
“现在这本书故事已经写完了,可惜我自信博学多才,文采方面却不如冒兄你。所以这增刪修改,润色诗词的任务,就交给冒兄你这个脂砚斋主人最后定稿完成了”
“此话本一出,定將让你我在文学界名扬后世。”
这有点吹牛了吧?没听说你写过什么名扬后世的著名话本啊,不然我应该读过。
刘子敬顺手翻开,见扉页上写著话本的名字,三个大字——《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