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天牢  清初第一功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崇禎十五年,贼陷凤阳,锦衣卫官校多逃散。”

“崇禎十六年,贼陷河南、湖广,锦衣卫官校多降贼。”

“崇禎十七年三月,贼陷京师,……锦衣卫官校多死於乱。”

“南明弘光朝,锦衣卫官校多裁撤。”

崇禎皇帝自废武功,裁汰了绝大多数锦衣卫,让大明朝廷变得又聋又瞎。

闯军攻入京城的时候,临时拉上城防卫的壮丁们一鬨而散,没起到任何作用。

闯军在京城真正经歷的战斗只有一次,规模相当小,一千锦衣卫拼死抵抗,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危难之际,最后愿意为大明王朝捐躯的,反而是非常不受待见的锦衣卫。

京城的锦衣卫最终能打的,只有一千。留都这边,数量就更少,而且——没有能打的。

金陵这边,大军包括江北四镇和左良玉的楚镇,都在前方抵御李自成残部和满清,留都本身相当空虚。

这就是刘子敬敢住到秦淮河畔別业的原因,他手下的二百亲卫,实际上已经是金陵城最强大的一股军事力量了。

听说要打天牢,红娘子一下子就兴奋了,毕竟她本质上还是反贼,而且是大反贼。

这两天她一刻也没閒著,一直在城里四处刺探情报,听刘子敬问到,当即回稟,“城內目前尚能打的兵丁,主要是各高官的家丁。但高官们各怀心思,家丁们不会为朝廷出力的。”

“子敬你要是愿意,我带二百亲卫攻打,別说天牢,就是皇帝也能抓起来。嘿嘿,这南明小朝廷,可能稀里糊涂的就亡了。”

刘子敬挠挠后脑勺,连忙摇摇手。

“小朝廷再不行,有它在,还能名义上节制各路军阀,给满清造成点麻烦。我只是想把黄宗羲救出来而已,可不想玩那么大。”

“这样,翠,你这就调动力量,等晚上砸了天牢,把黄宗羲给我救出来。不要攻打皇宫,別不小心把弘光帝弄死了。”

旁听的陈贞慧听得云里雾里,他只是抱怨一句復社学子们的境遇而已,没想到冒辟疆居然似乎有攻打天牢的实力?

“且慢!”

陈贞慧连忙叫停。

“辟疆老弟,咱们復社有这么大实力了?那还打天牢干什么?不如用来清君侧,干掉马士英阮大鋮,由咱们復社执掌朝纲……”

刘子敬苦笑,“自己”的这个兄弟思维还停留在大明內斗的小圈子里没出来呢,执掌这个没有实际权力的小朝廷的朝纲有屁用啊。

“天色还早,要做事也得等晚上,先不著急。定生兄,你不了解如今这天下的实情,我跟你细说一下。如今的形势,咱们掌握朝廷,可没什么用了。”

刘子敬拉著陈贞慧坐下,陈圆圆端上茶水,和董小宛带著姐妹们去侧房谈心去了,书房內只留下红娘子侍立。

“定生兄,如今留都朝廷能控制的地盘,一年能收上来的赋税,不超过六百万两。下辖五镇兵马,一年的军费就要七百多万两,朝廷还需要养一大堆官员,实际上没有钱给各镇发餉。”

“各镇兵马只能自筹粮餉,已经成了事实上独立的军阀,根本不听朝廷调遣。”

“咱们復社要是这个时候上位,接这个烂摊子,实际上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除了给亡国背锅,没有任何作用,你还想清君侧么?”

这个情况陈贞慧其实知道,“辟疆老弟,难道你有什么其他办法救国?国难当头,我辈忠臣別无选择,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话一出,刘子敬心里有底了。復社四公子没有辜负自己的期待,陈贞慧是真正的爱国者。

“陈兄啊,崇禎帝煤山殉国,大明就已经亡了。明已不可救,但天下可救。若不想大好河山沦於狄夷之手,咱们需要重起炉灶。我计划改造復社,这是我草擬的新纲领,请定生兄斧正。”

两人攀谈良久。陈贞慧读完刘子敬草擬的章程,又听刘子敬介绍了济州岛的情况,全盘了解了刘子敬的计划,蹭地站了起来,握住刘子敬的双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