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走,坑倭国去 清初第一功臣
2007年,丹麦林业部通知兵部,九万多棵橡树已经成材,可以採伐建造军舰了。
这不是玩笑,有非常悲伤的原因。1807年,大英帝国舰队全歼了丹麦海军,並向哥本哈根发射了五千枚康格里夫火箭。
哥本哈根变成了一片火海,这是丹麦的奇耻大辱。
丹麦人一直怀恨在心,谋划復仇,决定建一支超过大英帝国海军的舰队一雪前耻。
然而,造战舰需要特殊的硬木,当时主要是橡树,丹麦没有。
大航海时代,造军舰用的硬木是最重要的战略管控物资之一,钱买別人也不卖。丹麦人臥薪尝胆,种下了九万棵橡树苗。
二百年后,当年种下的橡树终於成材了……
这就是风帆战舰年代,“百年海军”说法的由来。不仅是海军人才需要培养,適合造舰的木材要有足够的战略储备,需要长期的战略规划,不是想要拿来就有的。
可堪用在战舰上的橡树,至少要生长一百年以上才能成材,而且用量非常大。造一艘装备74门火炮的三级战列舰,需要消耗两千棵二十米以上高度的橡树。
大英帝国海军能横行世界,跟英伦三岛有足够的橡树森林有关。后来野生的都被砍光了,就持续地人工种植补充。欧洲海上列强的共识:要想成为海上强国,必须多种橡树。
柚木是比橡木还优秀的造舰材料,但这玩意生长在热带,欧洲没有。幸运的是,这个时代,缅甸的原始森林里,柚木有的是。
刘子敬雄心勃勃,要在金兰湾造最好的战舰,柚木一定是要提前储备的。
需要的战舰不用多,五艘就需要一万多棵成材的柚木。
而且,砍伐后的柚木,需要十到二十年的阴乾,才能成为合格的造舰材料。现在搞到了木头,最短也得十年后才能开始造舰。
所以刘子敬“有多少要多少”的柚木订单,那是实际需要。
就算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產能大爆,柚木砍多了也不要紧,正好全收下作为战略储备。
两个东印度公司歷史上臭名昭著,但现在是刘子敬很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刘子敬拿他们当跑腿的代理人用……
刘子敬带人北上打了一次石碑山战役,降服了阮朝,一来一回了十几天,金兰湾这边的城建已经初具规模。
一座座简陋的临时木屋拔地而起,很有点大规模原始部落的味道。
最先建起的就是社学,长平国的知识分子比例极高,不缺老师。七千第一批移民里的孩子们已经进入社学,木屋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
远处黑烟滚滚,那是砖窑,第一批开建的砖石建筑不是长平公主的王宫,而是孔庙、乡学和县学。
明国人移民到了荒蛮之地,要想不退化成野人,文明传承是第一位的。
三万多水师官兵还在住帐篷,他们的木头临时营房后续会建立起来。
顾炎武是长平国军队的总监军,手下有好几百士子,黄蜚的水师配了三百多监军,夸张到每个百人队配一个。
监军们已经住进了帐篷和士兵通吃同住,传授他们洪门的道理。天地会很快会牢牢掌控住水师,不仅仅是靠刘子敬发的军餉了。
方以智在水师士兵中挑选了二百个身手好,苦大仇深的,亲自教导培训,培训学校上的牌子是“象林县天地会脱產文化速成班”。
等这第一批学员培训个差不多,方以智要带著他们潜伏回南明的地盘,迅速扩大天地会的势力。
刘子敬甚至看到,分了地的占婆人,也有士子官员们进行培训和教诲,开始组建占婆族府兵武装。
天地会打跑了阮氏贵族,解救了他们这些奴隶,给他们分了地。这些占婆人对刘子敬的忠诚比刘子敬手下的水师士兵还高,家家都供奉著“峨眉峰”大统领的长生牌位。
一切都在有序进行。刘子敬点起了一把火,剩下的事情,无数志同道合的兄弟们正积极主动地推进。
黄蜚人没在金兰湾,率领著十八艘三百吨级盖伦武装帆船向北航行,“访问”后黎朝的阮主、郑主的各港口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