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正保米荒  清初第一功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刘子敬新官上任,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批准了一个新的米问屋买卖粮食的授权。

在崛田老中和將军无条件的支持下,这个本来只许卖米的店铺,获得了同时经营所有其他杂货的权力,所以名字不再叫米问屋,而是起了一个倭国此前没有的名字——住友株式会社,对外掛的牌子是住友屋。

株式会社这种商业机构,提前一百年出现在了倭国。

株式会社的意思就是股份公司,因为这个商社钱虽然都是刘子敬出,但给了郑氏一成乾股,给了將军两成乾股,叫这个符合实际情况。

住友屋因此获得了免税的权力,刘子敬这妥妥官商勾结,倭国的红顶商人。

至於为啥不叫峨眉屋,而叫了住友这个名字,刘子敬不负责任地解释,是郑芝龙那边在倭国说了算的次子田川七左卫门派到商社的一个手代姓住友。

这个解释很牵强,实际的原因是,刘子敬要起一个“和风”的商社名字,顺手就起了这个自己有点耳熟的名字,让倭国人將来不至於抵制。

——住友屋可不是这次行动完事就解散,刘子敬对它寄予厚望,要在倭国扎根。

举个例子,某些看上去很“华夏”的品牌,绝大多数国人並不清楚老板是谁。

比如金龙鱼油、中华牙膏、苏泊尔炊具、大宝化妆品……

將军的股份是隱蔽的,不为外人所知的,所以只拿乾股,並不派人参加管理,最多派人查帐。

郑氏这一成乾股不白拿,可是参与管理和运营的,出了很大力气。

在等待敕封將军的一个月时间里,大批北洋舰队的沙船和郑氏的福船、关船、小早船飞速航行在倭国沿海,在倭国所有的城市的城下町,一口气建了三百间住友屋的联锁店铺。

整个倭国大的城下町一共才四十多个,这个规模是所有城镇都给铺满了。

每个店铺番头由刘子敬派,手代则由郑氏派出的懂倭语的部下担任。

有崛田正盛的积极配合,刘子敬又是主管这方面的奉行,手持幕府命令的番头们迅速就低价买到房子,把店铺开了起来。

刘子敬派人往店里搬运的白银超过两千万两,投资相当巨大。

当然幕府天领和亲藩大名、谱代大名的地盘里的店铺,进一些杂货,少部分粮食不了几个钱,大部分银子都偷偷运到了外样大名所属城下町的店铺里。

刘子敬派去的三百个番头,都是佛山铁匠们的家属里出的。

大明社学遍地,这些人算数是会的,倭语得现学,暂时要仰仗郑氏派的手代们当翻译,做生意的本事嘛——刘子敬並不太在意,不亏就行。

他其实不准备靠批发零售商品杂货赚钱,这只是个幌子。

除了番头和手代,店员都是本地僱佣的,极大地增加了倭国的市民阶层数量。

在外样大名领地里的五十个店铺,每个店铺还多了四十多个来自华夏的“搬运工”,是北洋水师富裕人员组成的,作用暂时不明。

一个月后,各地大名齐聚江户,敕封將军为扶桑国王的仪式正式进行。

除了圣旨是刘子敬写的,其他上国赐的“扶桑国王”金印、衣冠、御赐丝绸宝物什么的,一律德川家光自备。

现场规模盛大,场面威严。

刘子敬这个天使宣读圣旨,托著金印赐给德川將军的时刻,各地住友屋的店铺同时动手,开始了代號“正保米荒”的行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