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清凉殿奇闻 清初第一功臣
因为赶时间,刘子敬这次上洛大阪到京都段全程骑马,没带董小宛。
所以呢,被养刁了的胃要受苦了,只能隨便对付点。
一路上赶路打尖吃了点军粮,炒麵、酱菜,啃了两口“光饼”,刘子敬是头目,也只是外加了一点肉脯。
光饼这玩意是戚继光发明的,梆硬的硬麵饼中间带孔,用绳子穿著可以掛脖子上。士兵紧急行军,饿了也不停,隨时就啃一口。
到了住友屋在京城的分店,总算可以吃点热乎的了。
额,茶泡饭,加上味噌、梅子、咸萝卜、鱼乾,和军粮也差不多。
主要原因是这边的分店事先不知道大老板要来,来不及搞丰盛的,这就是他们平时的伙食。
话说这伙食水平其实挺高,大名们平时吃的也就这玩意。现在大米的价格涨了两倍,能吃上白米饭已经很不错了。
那个——大米不是运回来了么?怎么还涨价了呢?
这回倒不是有人囤积居奇了,实际上被刘子敬买走的大米只运回来一半。
將军表示,给灾民发的救济粮可是免费的,为了买回这些救济粮我可背了三十九年的债,我还需要让他们吃饱?
贱民没饿死已经够意思,绝对会对我感恩戴德。
將军因此少了一千万两白银,一年只要还刘子敬二十五万两就行了。果然,將军依旧收穫了老百姓的敬仰。
刘子敬意外在倭国搞到了两百万石大米,正源源不断运往济州岛暂时储存。
额,本来米就不够吃的倭国,成了粮食出口国。刘子敬表示对將军无比钦佩,还是將军懂自己治下的老百姓。
我都觉得这么折腾鬼子普通百姓有点过意不去,看人家,比我这个外人对自己人狠多了。
体会到了倭国伙食的糟糕,刘子敬当场拍板,住友屋的番头和手代每月增加两贯钱的伙食补贴。
一定要让来自济州岛的铁匠家属出身的番头们吃上华夏菜,否则人家会不愿意在倭国呆的。
这个决定,让住友屋连锁店每个月一下子多了一千二百贯的支出,听得新任家老陈元贇直皱眉。
刘子敬拍拍陈元贇的肩膀,“老哥,你是不知道咱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等你到了松山城,跟安大锤交接了业务,就不在乎这点小钱了。这会让咱们的高级经理们的忠心大幅提高,咱们可是『华资』企业,要竖立起高档品牌的形象。”
园基福通知刘子敬马上进宫,刘子敬放下碗就准备出发。
园基福按住刘子敬肩膀,“隱岐守你还是吃饱再去,不差这么一会。那个——陛下不会赐宴的,就是赐你也吃不饱。”
额,忘了现在陛下很穷的事情了,刘子敬三口两口扒完饭,跟著园基福走向御所,开始胡思乱想。
难道是因为陛下缺钱缺得眼红,听说我巨资炒米,特別有钱后,急急召我来想从我手里弄点钱?
连夜召见,莫非是因为陛下明天早餐钱都没了?
不怪刘子敬乱想,实际上新任大名获得官职后覲见天皇谢恩这个事情,都暂停好几十年了。
这个时间段,由於幕府的强势,大名都要分批去江户“参勤交代”,定期向將军匯报工作,接受將军亲自监视考察。
当然,刘子敬有天朝“不可撤销之永久钦差”的身份,刚刚帮了將军大忙,还是德川家光的债主,不去將军估计也不能怪罪。
大名没事去京都覲见天皇则是被禁止的,这是为了防止天皇和大名勾结,对將军不利。
封在西国的大名,从江户回来要路过京都。为此,德川家光特意在伏见城设卡,让西国大名归国的时候绕路,不许经过京都。
所以,虽然倭国处处学天朝,京都却没有“进奏院”这样的各大名驻都城办事机构,只有德川家覲见可以住二条城。
这也是刘子敬选择住在住友屋的原因,好歹自己的地盘,比住宿屋方便。
这次队伍通过伏见城的时候,眾人是以“左近卫中將隨从”的身份过关的。
刘子敬一身明国士子装束,守关士兵也不认识这个新被提拔的大名,才被他混了过来。
这让刘子敬十分疑惑。什么事情这么急,让天闹黑卡冒著让將军得知后不高兴的风险,非要紧急召见自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