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康熙的意外旨意 逆子,这个皇位非你不可
分明是监视。
让铁面无私又忠於皇命的胤祥来协助,自己任何不合时宜的荒唐举动都会被立刻报上去。
老爷子这一手,既用了他的点子,又把他看得死死的!
“儿臣领旨!”胤祥回答得乾脆利落,甚至带著一丝兴奋,看向胤礽的目光充满了二哥终於要办正事了的鼓励。
胤礽喉咙发乾,知道再无转圜余地,只得叩首:“儿臣领旨,定当竭尽所能,不负皇阿玛所託。”声音里透著一股有气无力的绝望。
康熙似乎满意了,身体微微后靠,手指又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忽然状似无意地问起:“你近日似乎对南洋风物颇感兴趣?昨日还去了老八府上品茶?”
来了!
真正的敲打来了!
胤礽头皮一紧,瞬间进入演技巔峰状態。
他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您怎么连这都知道的訕笑和一点点被戳破爱好的尷尬:“皇阿玛圣明,儿臣就是觉得閒闷,八弟那儿的南洋茶味道奇特,听著那些商人说说海外奇闻,挺解闷的,比看那些之乎者也的圣贤书有意思多了。”
他极力將自己塑造成一个只贪图新奇玩闹的紈絝。
康熙盯著他,目光深邃,仿佛在判断他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南洋確有些新奇之物,不过,海禁乃国策,私通外洋,结交商贾,非皇子所应为,你可知分寸?”
“儿臣明白,儿臣明白。”胤礽连忙点头如捣蒜,“儿臣就是喝喝茶,听听故事,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那些商人满身铜臭,儿臣躲还来不及呢!”他极力撇清,甚至刻意贬低,以符合自己废物的人设。
康熙沉默了片刻,似乎接受了他的说法,终於挥了挥手:“明白就好,下去吧,治河之事,朕等著看你们的章程。”
“儿臣告退。”
“儿臣告退。”
胤礽和胤祥一同行礼,退出了暖阁。
走到殿外,冷风一吹,胤礽才发觉自己后背竟惊出了一层细汗。
“二哥。”胤祥倒是满脸喜色,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好了,皇阿玛终於让你做事了,还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放心,弟弟我一定全力帮你。”
胤礽看著胤祥真诚热情的脸,心里五味杂陈,只能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有劳十三弟了。”他只想回东宫静静。
刚要离开,身后又一个太监小跑著追了出来,手里捧著一个紫檀木盒。
“太子殿下留步,皇上另有赏赐。”
胤礽和胤祥停下脚步。
太监打开盒盖,里面衬著明黄绸缎,摆放著几件精巧的物件:一副黄铜比例规、一把精钢游標卡尺,还有一具单筒望远镜,黄铜镜身,皮革包裹,一看便知是西洋来的精良之物。
“皇上说,”太监恭敬地传达,“殿下既喜格物,这些西洋玩意儿或许用得著,尤其是这千里眼,於勘察地形水势,或有益处。”
胤礽怔怔地接过那沉甸甸的木盒,手指拂过冰凉的望远镜镜身,心中波澜再起。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
还是真的认为这些奇技淫巧於治河有用?
恩威並施,圣意难测。
这一刻,康熙老爹的心思,比那黄河底的泥沙还要浑浊难辨。
“臣,谢皇阿玛赏赐。”他躬身谢恩,声音乾涩。
抱著木盒,走在长长的宫道上,胤礽只觉得每一步都沉重无比。
治河的差事像一副无形的枷锁,牢牢套在了他的脖子上。
而胤祥的“协助”,则是锁死这副枷锁的钥匙。
望远镜的金属触感冰凉,却仿佛烫手一般。
他想苟全性命於乱世,求个富贵閒人,奈何这皇爹,这朝堂,这天下,似乎都不答应。
逆子,这个皇位,难道真的非你不可?
胤礽抬头,望向紫禁城四四方方的天空,只觉得一阵深深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