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暗流中的密信 逆子,这个皇位非你不可
她低落的情绪和隱秘的处置,是否意味著她承受著某种威胁或愧疚?
“赵仁。”胤礽沉声唤道。
“奴才在。”
“想办法,查一个大约十年前从宫里放出去的钱姓掌事宫女,原是伺候荣妃娘娘的,可能去了苏州,要快,但要绝对隱秘,不得惊动任何人。”
“嗻!”赵仁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下。
处理完这一切,胤礽深吸一口气,决定去格物院看看。
技术上的突破,或许能带来转机,也是他目前最能掌控的方向。
格物院內气氛依旧有些紧张,但匠人们已在唐匠人的带领下开始清理修缮。
蒸汽机的原型机,一个粗糙的铜製锅炉和活塞装置,摆放在中央,显然进展不顺,几名匠人正对著它发愁。
“殿下。”柳明眼尖,首先发现胤礽,连忙行礼。
胤礽摆了摆手,走到原型机前:“遇到何难处?”
一名老铁匠躬身道:“回殿下,这气缸难以打磨光滑,漏气严重,推力十不存一,若要达到您要求的力道,非得有鬼斧神工之技,铸出內壁光滑如镜的气缸不可,这非人力所能为啊。”
眾人皆面露难色。
这个时代的手工锻造和鏜孔技术,確实难以满足精密气缸的要求。
胤礽沉吟片刻,脑中闪过一道光芒:“若不用凿磨,而是一次成型呢?”
“一次成型?”唐匠人抬起头,眼中露出询问之色。
“孤曾在一本极偏门的西洋杂书上,见过一种失蜡法。”胤礽开始描述现代的熔模铸造工艺,“先用蜡精確雕出所需气缸的內外形状,覆以特製泥浆形成外模,加热將蜡熔化流出,剩下中空的型腔,再注入铜水或铁水……”
他详细讲解著工艺流程,如何製作蜡模,如何配置耐火泥料,如何控制熔炼温度。
匠人们听得目瞪口呆,尤其是唐匠人,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骤然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他猛地站起身,甚至忘了尊卑,一把抓住胤礽的手臂,激动地啊啊叫著,用力点头,另一只手飞快地比划著名。
柳明在一旁翻译道:“殿下,唐师傅说此法匪夷所思,但理论上绝对可行,若能成,岂止是气缸,许多精密部件皆可铸造,这是开创之举。”
胤礽心中也是一阵激盪。
他只是提出概念,但看到专业人士的肯定,知道这条路走通了,“好,所需银钱物料,儘管向何柱儿支取,孤等著你们的好消息。”
离开格物院时,胤礽心情稍缓。
技术线的突破,带来了久违的掌控感。
然而,就在他经过唐匠人那被烧毁过半的工作檯时,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一堆焦黑的木炭和废料中,似乎有一点异样的顏色。
他鬼使神差地停下脚步,蹲下身,拨开灰烬。
那是一小片未被完全烧毁的纸片,质地坚韧,边缘焦黑捲曲。
纸片上,用极细的墨线绘著一个奇特的符號:像是一个变体的朱字,又像是一种缠绕的火焰纹,透著一股古朴而诡异的气息。
胤礽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个符號他从未见过,但直觉告诉他,这绝非寻常工匠会使用的標记。
前明遗物?
民间秘教?
还是……
他想起唐匠人那不凡的身手、沉静的气度,以及对他那些奇思妙想超乎常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这个哑巴老匠人,恐怕不仅仅是一个手艺精湛的匠户那么简单。
胤礽小心翼翼地將那纸片收入袖中,面色如常地站起身,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但他知道,暗流之下,更多的谜团正在浮现。
粘杆处的密探被调离,康熙曖昧的態度,南洋的奇毒,前明的符號,身世成谜的匠人……
一张更大的网,似乎正在缓缓收拢。
而他,既是捕猎者,也可能即將成为网中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