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溪来了大人物 大宋文魁,从神童方仲永开始
金谿县於北宋淳化五年(994年)正式建县,由临川县下辖的归德、顺德、顺政、归政四乡合併设立。
建县后直接隶属於抚州,而抚州则归属於更高一级的监察区——江南西路。
大抵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江西省。
因当地盛產金银、山间溪水色泽如金,故而得名“金溪”。
二月初六,晨光微曦,金溪驛道上起了喧囂。
不少身著青灰长袍的秀才手持书卷,正徒步向著郊外的梅岭而去。
秀才,在宋朝泛指文人群体,並非明清时期功名“秀才”的意思。
此刻,岭上的梅灵寺內,一场以梅会友的文人雅集正徐徐拉开帷幕。
方仲永今日一袭新衣,显得格外精神,他一早便隨著吴芮上了骡车,同行的还有其长子吴生、长女吴琼。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梅岭之下,眾人下了车驾,向著岭上而行。
岭不高,方仲永抬眼估摸著,应不过三五百米。
绿水青山,百爭艷,尤其那成片的梅红最是惹人瞩目。
方仲永猛吸一口天然无污染的清新空气,就在身心感到鬆弛时,耳畔响起吴琼那银铃般的声音。
“素袍罩以对襟长衫,倒是儒雅了许多。”
“常言道,人靠衣装马靠鞍,这都仰赖令尊的慷慨。”
方仲永摆起手来,审视自身一番,与昨日的补丁粗衣形象比起来,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以法学硕士的修养,一改麻木不仁的神態,倒颇有谦谦君子之风。
吴生却听得刺挠,他对方仲永並无好感,昨夜又令他的母亲难堪,自然不会给好脸色,他冷著脸,挖苦道:“脱下这身新袍,还是那副穷酸的皮与骨。”
对於吴生的挖苦,方仲永只是一笑置之,眼下,这也是不爭的事实。
吴芮听得挖苦之言,想要出言纠正,却被身后一声“吴进士”给叫住了。
他顿了顿,回眼去看,登时便拱起手来,“原来是刘知县,今年的赏梅雅集,有劳您主持了。”
金溪知县姓刘名柄昌,他领著年十三的长子刘金河与一眾小吏,是来主持梅灵寺雅集的。
在此之前,他的长子刘金河已提前准备好一篇以《梅》为题的駢文,准备在雅集上大展拳脚,圈一波才气与声望。
刘柄昌笑道:“今年来了大人物,可由不得我的。”
吴芮闻言,微微一怔,来了大人物?会是谁呢?
“不知是哪位大人物?”
“钱思公钱相公是也。”
钱惟演!
吴芮心头一惊,这位曾在朝中担任过同平章事、枢密副使、工部尚书,与当今的皇太后刘娥还有些亲戚关係,是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
虽说前些年,其被一位年纪轻轻的监察御史所弹劾而被罢去同平章事,又因年老体衰而赋閒,然而其门生故吏与族人遍布朝堂,其更是博学能文,其的声望於大宋文坛中如同参天大树。
称之为“西崑体”“宋四六”泰斗也不为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