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投入进士科的怀抱 大宋文魁,从神童方仲永开始
雅集之后,吴芮对於方仲永的好感,可谓直线飆升。
文采自不用多说,透过文采,又能窥见方仲永有著“梅”一般的品质,不惧权贵的同时怀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品质是极好的,却是难在官场中立住脚跟的,这一点,吴芮深有体会。
他年纪轻轻便中了二甲进士,却因为人过於正直以致於在官场中处处受到排挤,到了不得不退出官场的地步。
是以,他於五年前回到金溪,继承起吴家区区数百亩茶田的祖业。
中年的他,做事逐渐圆滑起来,却还是嚮往著“梅”一般的品质。
从方仲永身上,他仿佛看见年少时的自己。
也预感到,方仲永很可能会走自己的老路。
走老路便走老路吧!
大不了,吴家养著这位姑爷就是了。
这便是吴芮內心最真实的想法。
眼下,吴家於金溪生活倒也富足,县城中又置有一处私塾。
若腻於清閒日子,也可去私塾中教书授业。
閒暇时,可以结伴远游,可以吟诗作赋,可以把酒言欢,想想,真是一件美事。
方仲永却一门心思觉得眼前的吴芮是位爱才之人,並庆幸自己穿越而来便能遇见这么一位贵人,心中存著感激,这份恩情迟早是要报答的。
二人閒聊著,不知不觉,夜已深了。
待吴芮离去,方仲永上了臥床,辗转反侧间却是睡不著了。
和合窗外,眉月高悬。
方仲永索性推开厢房门来到圃前,忽闻夜来香芬芳扑鼻,心头那股无名焦躁这才缓和下来。
当意识到自己与现代社会已完全隔绝后,这份孤独与空虚就再也抑制不住,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他並非接受不了“穿越”这一事实,只是心態一时半会间还难以调整过来。
深吸一口气,为了能够更好的代入北宋社会,他决定重新梳理一遍原主的记忆。
脑海中的记忆,能够追溯至方仲永五岁之时。
而悲剧,便是从五岁那年开始的。
那一年,家中在庄上还有自耕田三十亩,父亲勤耕母亲会些针线活,三口之家的温饱是可以保障的,逢年过节还能美美地吃一顿肉食。
不仅有瓦罐鸡汤,还有猪肉燜饭、酥炸肉丸等等,虽比不上富贵之家,日子倒也承平。
这样的日子,放在五代十国那种乱世里,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聪慧的幼童、勤劳的庄稼汉、贤惠的女主家,本应过著美满的生活,然而,命运却往往不遂人愿。
八岁那年,神童之名已於金溪传扬开来,於是便有富户、文人、墨客闻风而来,上门求买神童诗作。
隨后的日子里,神童之名越发响亮,诗作一度卖至数两。
有时,一日可挣十数两,这本该是好事的,可造化之下却是成了坏事。
父亲开始变得懒惰与贪婪,苦耕一年,到头来却不及一首诗作,那还耕屁的田?
是以,放下锄头,整日里领著方仲永走街串巷,兜售诗作。
这样的日子,一去便是好几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