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煮熟的鸭子差点飞了 大宋文魁,从神童方仲永开始
四番?
蔡襄听得人都麻了,摺扇也脱手掉在桌上。
按当下五十万贯茶利来算,四番等於八百万贯,这不得牛皮吹上天?
蔡襄只觉得眼前的方仲永夸夸其词、大言不惭,心头好感顿时散了个乾乾净净。
“昔日有丁谓虚夸天象、祥瑞被万人唾弃,方小郎,你怎好学他这般譁眾取宠?只道是蔡某看走了眼,引荐之事就此作罢,告辞。”
见蔡襄突然变脸,起身就要走。
一听煮熟的『引荐信』要飞走,心头“我超”一声,起身拦住蔡襄去路,道:“蔡兄莫急著走,先听我一番论述,再下结论不迟。”
方仲永心知『梅鹤书会』会眾对丁谓之徒可谓恨之入骨,蔡襄这话一旦在『梅鹤书会』中传开,方仲永属於是跳入黄河也洗不清了,再想获得引荐,其难度不亚於郭京说服赵大用他的“六甲神兵”......
一旁编排话本的林閒见状,连忙起身,拱手道:“蔡官人,方小郎他或许真有妙策呢?不妨一听,也不会损失什么不是?”
蔡襄蹙著眉峰凝视拦在跟前的方仲永,只见方仲永目光坚毅,丝毫没有胆怯迴避的意味,心想,难不成是错怪他了?
可这翻四番,怎么想也是不切实际的啊!
“罢了。”
蔡襄转身坐回到漆竹凳上,“说说你的办法是如何使茶利翻四番的?若是夸夸之谈,休怪我无情。”
方仲永鬆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回凳上,並朝林閒打了一个感激神色,旋即正色道:“蔡兄放心,我之论述,且从这榷茶积弊说起。”
“欲变当知其弊,是如此。”
“其一,乃生產之弊,其弊在於剥削茶农之利。
山场行垄断收购之举,故而先估价拨款,是为『茶本钱』,茶叶收穫时贱卖山场,山场则回收『本金』,还要收两成『钱息』与收一成『耗茶钱』补损耗,除此之外,茶农还得上缴两成租税,是为『折茶税』,层叠之下,茶农到手之利微乎其微,却还承担著採茶、分拣、运送等重任,这些也就罢了,竟还要服官焙劳役。
如北苑茶农,定品高时才能有盈余,定不上品时,收成好的年份仅能勉强餬口,收成差的年份反倒要欠山场『茶本钱』,於是,茶农的生產欲望大打折扣,逃户屡禁不止,哪怕有严苛峻法,也遏制不住全国茶户逐年锐减。
茶叶越產越少,茶利也跟著锐减,这是生產之弊。”
蔡襄听著,点头道:“茶农负担是重了些,可通过肃清山场腐败,提高收购定价来改善。”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方仲永听得直摇头,道:“且听其二,山场之弊。”
“自榷茶始,设十三山场、六榷货务来垄断茶叶生產、买卖,京城又设一处榷货务总领全国商贸。
以北苑为例,茶叶集中於山场储存、发卖,不可避免会造成受潮陈腐,纲运途中风涛没溺、官吏偷盗,加之腐败私贩,山场为了平帐,只会將损失算在茶农身上。
哪怕蔡兄你能肃清山场腐败,茶叶损耗依旧无法避免,莫说提高收购价,不加重茶农的『耗茶钱』就该谢天谢地了。”
在方仲永看来,自古官营买卖都逃脱不了两个定律,效率低下与腐败滋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