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小小状元郎 大宋文魁,从神童方仲永开始
这些时日相处下来,柳永虽看不透方仲永这个忘年交,却对其有著谜一样的自信。
蔡襄见五人名额已確立,於是动笔写下五人姓名、籍贯、年龄,而后呈给高坐『文逸书会』的蔡伯俙过目。
此刻,蔡伯俙端坐高台,姿態慵懒,眉宇间儘是睥睨之色。
他身后立著四人,皆衣冠楚楚,气度不凡,正是名动东南的“福州四杰”。
陈襄执扇而笑,风流自赏,谈吐如珠玉落盘。
陈烈怀抱长卷,指尖轻抚画卷一角,墨痕似藏山河万里。
郑穆指间紫毫轻转,笔锋微颤,如龙蛇游浮游。
周希孟双目如电,寒光凛凛,言语未发,尽显肃穆神態。
此刻的蔡伯俙正慵懒地抖著腿儿,自以为胜券在握。
“老杨,还是你鬼点子多,一家一家斗,倒是显不出本州的能耐来,三家合一……哦,不对,算上蔡襄这怂包,该是四家……”
说到这,蔡伯俙忽然眼前一亮,打了一个响指,朝杨竑阴笑起来。
杨竑心领神会,凑到耳畔低语,“不出十日,会首您力挫梅鹤、虎岩、蒲章、蒲吴的消息將传遍大江南北。”
蔡伯俙听得连连点头,“特別是东京,要传得猛烈些,务必令京城人人议论,成为一桩佳话,如此,既能报当年梅鹤书会的詆拒之仇,也能引起官家的重视。”
话音方落,见蔡襄正徐徐走来,於是故意朝著身后四书生调侃道:
“磨嘰这许久,迟迟选不出应斗名单来,想必那几家书会不过虚有其表罢了,真是令人失望啊——”
说著,故意將尾音拖得冗长。
为首的陈襄“啪嗒”一声,將手中摺扇一收,反手倒插於后脖颈,笑道:“您乃八闽第一才子,饶是那江南的晏殊也不敢与您斗文弄墨,更何况是那些籍籍无名之辈?想必都嚇破了胆,不敢应斗,这才迟迟遴选不出名单来。”
杨竇撇见蔡襄过来,知道挖苦的机会到了,於是讥笑著,扯起嗓音道:
“知州,他们这是鸡崽子,而您是那把杀牛刀,他们总该是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的……”
话很难听,蔡襄听得眉头直皱,一把將名单拍在案上,並將杨竇话头截断,“杨竇,不如称一称自己有几斤几两?”
杨竇才学不显,被这么懟一句,一时语塞,麵皮涨红。
蔡襄见杨竇不语,继而转向蔡伯俙,道:“知州,五人名单已决,请过目。”
蔡伯俙鼻孔朝天,斜视著名单,嗤笑一声,道:“柳三变?四十九……已过不惑之年,本州却不曾在文坛中听闻此人,难道是临时拉来凑数的?”
目光又向下斜了斜,“方仲永么?”
说著,朝著身侧的杨竇悠悠道:“方才阁中倒是遇著了,庞籍这廝竟將其奉为座上宾,想来有些能耐,可惜遇著本州及尔等四杰,怕是仅有哭鼻子的份了。”
杨竇一听,心知机会又来了,讥笑道:“漕司是有眼无珠,放著您这么位八闽第一才子不请教,却去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方仲永,这是妒忌您的才学。
且方仲永此人我偶有耳闻,相传,去年在金溪梅灵寺咏梅失题,闹了大笑话,貽笑大方。今竟登台斗文,岂非不自量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