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永不录用 吾非相,乃摄也
不等那头陈与郊出声求饶。
冯保已经一招手,叫来了几名颇为见状的太监,將其拖出殿外。
待到蠢笨之人被赶走。
万历已经是將张居正今日呈奏的奏疏拿在手中,看向眾人:“元辅秉政多年,劳苦功高,更因朕年少,操劳国事以致如今抱病在家,臥榻难起。朕岂可弃元辅於不顾?卿等岂可不效元辅忠忱?”
眾人无不躬身俯首。
“皇上圣明,元辅劳苦,臣等必当效之。”
万历这时候侧目看了一眼张懋修,隨后將拿到奏疏小心翼翼的收进自己的袖中,方才重新开口:“如今元辅抱病居家,诸卿掌事,朕尚学浅,暂不敢言亲政,只当每日观朝阅奏,明白国事,若遇军国大事,还需请教元辅再行定夺。”
看著殿內眾人。
万历面色郑重。
自己倒也不是不想亲政,但这些事情总要有个过程。更何况如今先生才將抱病居家,自己就急不可耐的亲政,倒是显得自己轻视先生了。
若是如此,说不得就要叫外头再生出些如今日那陈与郊一般的蠢货,让先生顏面尽失。
张懋修见小皇帝竟然还来了推辞之言,心中亦是有些惊讶意外。
这小子倒也算是赤诚。
眾人倒也没有继续劝諫,只是一番皇上圣明的奉承。
而后。
身为吏部尚书的王国光,扫目在场眾人,最后手抱笏板上前出声:“启稟皇上,臣有一事要奏。”
小皇帝万历点了点头。
王国光便立马说道:“臣闻,自先帝隆庆朝时,朝廷便於福建漳州府月港行开海通商之事,自彼时至今,乃歷十数年。初,朝廷每岁发文书五十张,允商贾出海。后增至百张,又增至百一十张。此乃朝廷恩典,活商民以生计。”
眾人闻言,无不侧目。
开海已经是先帝朝的事情,不成想王国光这位吏部尚书,如今竟然会拿出来说。
他不敢是依附首辅之意,厉行考成,继续编撰那本尚未弄完的《万历会计录》吗?
王国光这边却已经话锋一转:“然!开海至今十数年,臣查月港市舶司帐目,歷年以来,朝廷每岁最多得关税税银万余两。而漳州常有人言,海商一趟得利数十万。朝廷虽有恩典,允商民財路,却亦有关税徵调。臣以为,月港市舶司帐目应有情蔽,当查。”
身为户部尚书的张学顏,听到王国光这话后,立马侧目看了过来,眉头微皱。
老王竟然要查帐?
他还没有事先与自己说过这事。
万历却是心中生笑,月港的事情早些日子张懋修便与自己提及过。
今日王国光进言,大抵是先生授意了的。
小皇帝当即佯装面色凝重:“卿所言当真?”
王国光沉声点头:“启稟陛下,此事一查便知!是否存有情蔽,朝廷只需遣一干臣能吏去往,便可知晓真偽!若当真有人欺瞒朝堂,昧下通商税银,当以严惩,拨乱反正,朝廷亦可多得税银以作国用!”
小皇帝万历立马说道:“何人可去查探此事?”
“臣举荐原应天巡抚海瑞!”
王国光直接了当的开口,报出海瑞的大名。
顿时。
殿內一阵窃议。
王国光竟然举荐海瑞!
张四维连忙开口:“海瑞早已离朝多年,不理国事。此人似乎也已年迈,还能任事?”
张居正不喜海瑞,他同样不喜。
就如同朝堂之上,很多人都不喜欢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