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莲花山战役 明末岭南创业史
自李魁奇进犯珠江口,放火烧了南头、香山一带,两广总督王尊德下令抗敌,整个岭南地区的官员无不震动。
陈子壮忙著处理团练事务的这些天里,广东可谓乱成一团。
崇禎二年三月十六日。
广州巡抚衙门內,总兵官许允飞捏著巡抚发来的严令,手心全是汗。他看著桌上几份同样令人心惊的告急文书,只觉得头皮发麻。
“大人,標营名册上有三千人,实际只有一千五百多,能打的青壮不到八百。”亲兵队长低声匯报。
“卫所兵更没法用,號衣破烂、刀枪生锈,弓弦都是烂的,十八个人里射不中三十步外草靶的大有人在。”一位幕僚跟著补充。
许允飞烦躁地挥手打断:“別说了!能凑多少是多少,把库房里那些生锈的甲片、豁了口的刀全都翻出来!东涌、猎德几个炮台总得有人守,把人给我堆上去!堆上去!”
他最后勉强凑出两千多兵,缩在广州城和近郊几个关键炮台。望著珠江上不时掠过的海盗快船,他只能干著急。
省河水路错综复杂,官军的大船笨重不灵活,面对这些四处点火的海盗小船,竟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被动封锁几处狭窄河道。
……
三月二十五日。
西江水道。
“快!再快!帆拉满!”游击將军高应岳站在福船船头,盔甲上沾满灰尘,焦急地催促。自从接到巡抚令箭,他本想立刻出发,却因手头事情太多拖住了,粤西匪患严重,他一时抽不开身。
十天后他才终於启程,留下副將继续清剿粤西残匪,自己亲率麾下最精锐的八百水师陆战兵和所有战船,日夜不停,顺西江急流直下。
一路所见,城镇萧条,流民时隱时现,形势十分危急。
“哨船前出三十里!务必摸清李魁奇主力的动向和珠江口情况!”
他沉声下令,目光投向烟波浩渺的下游。
……
李魁奇的主力盘踞在香山澳外海,借著佛郎机人微妙的“中立”,他在这块地方並不太担心自身安全。
他手下的精锐海盗分作十几股,每股几十条快艇、几百亡命之徒,在叛逃的疍民带路下,沿著西江、北江及其密如蛛网的支流,比如顺德水道、陈村水道、沙湾水道疯狂向內陆渗透。
香山县是第一个陷落的,但不是唯一一个。
九江的丝市被一把火烧光,顺德的粮仓被搬空,番禺的盐场一粒盐也没剩下。
海盗所过之处,火光冲天,哭喊声遍野。卫所军、巡检司的兵丁不是望风而逃,就是缩在城里发抖。
各县县令急得焦头烂额,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向广州。有些人勉强组织起乡勇,靠地形做绝望抵抗,但仍挡不住海盗的凶猛攻势。
“贼来了兵就跑,贼走了官才来”的噩梦不断重演。官府的兵甚至还不如乡绅自己组织的乡勇好用,在相对安稳的南海、东莞等县,大多是乡绅带人打退了海盗。
千里富庶之地,到处都是哀嚎痛哭之声。
……
四月一日。
番禺莲山巡检司。
莲山矗立江边,地势险要。山上的巡检司炮台烽烟滚滚,廝杀声、惨叫声不断传来。
大批海盗正在猛攻这个关键据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