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暂返沙贝 明末岭南创业史
第二日清晨,在陈子壮的安排下,几位匠人摩拳擦掌,精神十足。
“各位师傅,”陈子壮语气温和地说道,“回去路还长,不如先让我们见识一下佛山匠人的真本事?”
赵老炉、王金声等人一听,顿时来了劲头,立即拿出自己珍藏的铁锤、火钳等工具。在客栈伙计帮忙下,他们用旧砖临时搭了个简易地炉,捡柴生火,又从客栈废料堆里挑出几块破铁。
王金声光著膀子,抡起沉甸甸的铁锤,每一锤都鏗鏘有力,砸在烧红的铁块上,火星四溅。
赵老炉腿脚虽然不便,但眼力极准,不时出声提醒:“快下水!就现在!看这顏色!”
铁块入水,“嗤”的一声冒起白汽。
罗硬山展示锻打功夫,几锤下去,一块顽铁就被拉伸出形状,手法又稳又熟练,让陈运和张家玉暗自叫好。
陈子壮仔细看著,眼中露出讚赏。他低声对张家玉说:“阳明公讲『事上磨练』,这样的实技,正是他们安身立命、养活家人的根本。沙贝,也会成为他们新的根基。”
张家玉深表赞同。
展示结束后,陈子壮明白没有工具难成事,就派陈运带著经验最丰富的赵老炉,去镇上信誉较好的铁器铺採购中型工具。
风箱、大小铁砧、成套的锤、钳、銼、凿等等,一件件工具被挑选打包。铁铺掌柜见是大生意,又认出赵老炉是佛山匠户中的熟面孔,一边拨算盘,一边低声嘀咕:“沙贝的陈翰林?好大手笔,真从行会嘴里抢肉吃了?”
工具运回后,张家玉拿出一式两份早已准备好的契书,当眾宣读:
“聘请匠师赵老炉、王金声、罗硬山等,携家眷赴沙贝效力。约定:匠师按月领俸,甲等一两八钱,乙等一两五钱,丙等一两二钱;预付安家银五两;到达沙贝后,由团练司务处分给住房,屋旁分一块菜地。匠师须尽心传授技艺、打造军械农具。未经陈公允许,不得擅自离开沙贝。但沙贝绝不亏待大家,有粮吃、有房住,月月发银,一分不差。”
条款清楚,和昨天说的一样。
匠人们认真听著,確认没有问题。
陈子壮亲自在契书下方签名盖章。
王金声、罗硬山等人依次上前,庄重地在自己名字上按下红手印。
双方各拿一份契书。
接著,张家玉將一包沉甸甸的安家银分发给各家。
匠人的家眷手捧银钱,激动得说不出话。
傍晚,客栈后院低矮房间里,家眷们小声议论沙贝到底什么样,孩子们怀揣憧憬沉沉睡去。匠人们则围坐在油灯下,一遍遍看著那份契书,兴奋地谈论將来的活计。
同一时间,铁行会馆里灯火通明。管事躬身向梁秉忠报告:“一共带走五个匠人,家小二十多口。大多是被除名排挤的废料,还有赵老炉那个瘸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