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再会陈日昌 明末岭南创业史
“咔噠,哐当,咔噠,哐当。”
纺织坊正式开工了。
……
和陈德山见面的次日,陈子壮请陈日昌兄弟赴宴,地点是陈善长推荐的、南海县数一数二的酒楼望江楼。
望江楼靠在江边,窗户半开著,珠江上船只来来往往,非常热闹。
陈子壮坐在主位,端著青瓷茶杯,静静看著江面。
陈善长坐在他左边,翻看著隨身带的小本子。
陈邦彦站在一旁,笔墨纸砚早已备好在桌边。
楼梯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很快,伙计恭敬地掀开门帘,两个男人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约四十岁,面容精悍,皮肤黝黑,带著常年被海风吹过的痕跡,正是哥哥陈日昌。
跟在他后面的是弟弟陈日新,三十岁出头。
陈日昌一见到陈子壮,立刻拱手行礼,姿態非常谦恭:“小人陈日昌、陈日新,拜见翰林公!劳翰林公等我们,实在不好意思!”
陈日新也跟著弯腰行礼。
陈子壮放下茶杯,微笑抬手:“陈掌柜不用这么客气,请坐。这位是商会副会长陈善长先生。”他指了指陈善长。
陈善长起身,稳重地拱手:“早就听说二位掌柜海上奔波辛苦,陈某有礼了。”
陈日昌兄弟赶忙回礼:“不敢当!陈副会长的大名,我们早就听过,今天能见到,真是荣幸!”
四人坐下,伙计重新端上热茶。一时间,雅间里茶香瀰漫,只有窗外轻轻的江水声。
……
陈日昌端起茶杯,诚恳地说:“上次船货被那个巡检王三无理扣下,要不是翰林公出面主持公道,在县衙据理力爭,我们兄弟不仅血本无归,船工们也要吃苦头。这份恩情,我们兄弟牢记在心,一辈子不忘!”
陈子壮淡然回答:“路见不平,是该做的。陈掌柜不用一直记著。”
喝了几口茶,气氛轻鬆了一些。陈子壮放下茶杯,自然地把话题引到正事上:“听说你们兄弟最近有运粮的船到港?情况怎么样?”
陈日昌心里踏实了,知道正题开始了,马上回答:“翰林公消息真灵通。確实有一批稻米从暹罗运来,昨天刚靠岸,正在码头卸货清点。大概有八百石左右。”
陈子壮点点头:“很好。琼林商会为了应急,確实需要买粮。上次已经有买卖契约,这次想买三百石,不知陈掌柜价格怎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