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好知交 明末岭南创业史
李老爷多么精明一个人,立刻站起身来说:“何公,福管事这次来,確实有几件紧要事情,需要当面稟告。这里人多眼杂,说话不方便,不如请您移步,到后堂的雅间慢慢谈?”
何吾騶目光一闪,心里已经明白,点了点头:“也好。”
……
后堂雅间里,房门紧闭,只有三个人。
陈福不再犹豫,將这次进京的核心任务全盘托出:“家主心系岭南百姓生活艰难,尤其担心天时不正,再来灾荒。但他如今没有官职在身,建言无门。所以亲笔写了几封信,命小人务必送到几位素有声望、心繫社稷的朝中重臣手中。之前已经辗转送到了钱牧斋钱阁老那里。现在还有四封。”他顿了顿,目光看向李老爷。
李老爷会意,接话道:“是都察院的成基命成总宪、礼部的徐光启徐老大人、户科的瞿式耜瞿给諫,以及詹事府的右中允黄道周黄大人。”
何吾騶静静地听著。
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陈福:“这四位大人,成总宪刚直不阿,徐侍郎学问渊博,瞿给諫清正敢言,黄中允气节高洁,都是朝中的正人君子,国家的栋樑。秋涛兄(陈子壮)託付这四个人,可说是看人极准,用心良苦!”
他略作沉思,过了一会儿才开口:“福管事身份特殊,如今京城局势暗流涌动,耳目眾多。你想亲自把这四封信送到四位大人府上,绝非易事,稍有不慎,恐怕会节外生枝,反而误了秋涛兄的大事。”
他身体微微前倾:“这件事,交给老夫来办。”
陈福和李老爷同时一愣。
何吾騶继续说道:“老夫在礼部任职,与徐侍郎同衙为官,与成总宪、瞿给諫、黄中允也常在朝堂、经筵上见面。由老夫出面,或者借公务之便,或者派心腹可靠的人,將这四封信转交,一来名正言顺,不容易引人猜疑;二来路径熟悉,可以保证万无一失。福管事觉得怎么样?”
……
回到粤南客栈那间狭小的上房,陈福让陈庆等人都退下,自己独自坐在窗前。
到底该不该把信交给何大人?
何吾騶,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位高权重,更是老爷陈子壮交情深厚的好友、过去的同僚。
陈福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几年前。
那时老爷还在京城做官,何吾騶就是府上的常客。
多少次,在老爷书房那瀰漫著墨香和茶气的空间里,他亲眼看见,老爷与何公对坐著喝茶,畅谈古今,忧心国事。
何公言辞恳切,目光清澈,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老爷一模一样。
老爷曾不止一次私下感嘆:“何公,是真正的君子啊!”
想到这里,他最终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
“福伯。”一声轻轻的呼唤在门外响起,是陈庆,语气里带著一丝担忧。
陈福猛地回过神,深吸了一口气。
“进来。”陈福的声音恢復了平日的沉稳。
陈庆推门进来,脸上带著关切:“福伯,事情谈得怎么样?那位何大人可靠吗?我们把信交给他,会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