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回信 明末岭南创业史
然后,他屏住呼吸,刀尖极其小心地、慢慢地沿著火漆的边缘切入,一点一点,確保完整地保留这枚印记,这是何公亲自封存的凭证。
火漆被完整地剥落下来,放在一边。
陈福深吸一口气,轻轻掀开了硬木盒盖。
盒子里,只有四封信,四封用上好的纸书写、用厚实火漆密封的信件,整齐地码放在柔软的丝绸衬垫上。
第一封,字跡端庄厚重,落款处是清晰的“成基命印”。
第二封,字跡圆润中带著筋骨,下面是“徐光启”三个字和私人印章。
第三封,笔锋刚劲挺拔,署名“瞿式耜”,印文古朴。
第四封,墨跡酣畅,带著一股飞扬的气势,正是“黄道周”的笔跡。
每一封信的抬头,都清晰地写著:“南海陈秋涛先生亲启”。
陈福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扫过,確认无误——没有破损,没有拆封的痕跡。
他欣慰地低声感嘆:
“老爷,京城里託付的事,总算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当天夜里,“琼林阁”后院的小方桌旁,只坐著三个人。
陈福坐在主位,对面是陈庆和陈采。
“东西,到了。”陈福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个盒子,“四位大人的回信,都在里面,是何公亲自封好送来的。”
陈福严肃地说:“老爷离开京城前,有严格的命令,无论书信是否送到,最迟九月底,必须有人带著信南下回去復命,一个字,一句口信,都不能耽误!”
“现在,信都齐了。回去的日子就在眼前了。九月底,没几天了。”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陈庆和陈采身上:“老爷选定,由你们两个人,承担这次南下回去復命的重任!”
陈庆猛地吸了一口气,胸口剧烈地起伏著。陈采则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用力点头道:“是!”
“怕不怕?”陈福看著他们问。
陈庆咬了咬牙:“不怕!信在,人在!”
陈采紧跟著应道:“福伯放心。”
“好。”陈福只回了一个字。
“回去的路,不好走。恐怕比来的时候更不太平。从明天起,开始准备。”
“为什么选你们俩?”陈福开始解释,“陈庆,你识字,人也机灵。路上看见的、听到的,尤其是京城里的局势,都要清清楚楚记在脑子里,回去后原原本本地稟告老爷。信里的內容你看不到,但老爷要是问起京城的情况,你必须能答得上来。”
他转向另一个:“陈采,你年轻,力气大,脚程快,性子稳。路上万一遇到什么麻烦,你要护著陈庆,护著这封信。到了紧要关头,有时候力气反应比脑子更快。”
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矮柜前,打开锁。里面是几锭包好的银子和几个沉甸甸的粗布钱袋。
“这是路费。”他拿出一个钱袋,里面是几块切割好的碎银,又拿出另一个,里面装满了沉甸甸的铜钱,“银子贴身藏好,不到万不得已不用。铜钱用来日常销,住店、吃饭、打点小关卡。財不露白,別让人看见。”
他又拿出一个结实的粗布褡褳,里面装著用油纸包好的硬麵饼、肉乾,还有一小包盐。“乾粮。省著点吃,路上有机会补充就补充,別指望每顿都能吃上热乎的。”接著,他把两个厚实的牛皮水囊也塞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