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开张大吉 1981:云边农家小院
採摘黄瓜的速度有些慢。
汪承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两只箩筐装满,於是他想到两个问题。
一个是销量。
另一个是请工人的数量。
18亩黄瓜,按照系统显示的亩產12000斤算,总共会收穫216000斤。
按採摘期30天算,每天至少要卖出去7200斤,黄瓜才不会滯销。
如果一个工人每小时能摘100斤黄瓜,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最多摘800斤,就需要9个工人才够。
但落到实处,工人的採摘效率肯定会低一些,所以每天至少要请12个人才够。
“在想什么?”苏小雅关心道。
汪承平回过神来,把请人工的事跟她说了下,具体亩產和总產量倒没说,毕竟才採摘第一茬。
往后天天卖黄瓜,有多有少,不算总帐很难得知具体数量。
所以汪承平將会模糊掉黄瓜的具体总產量,免得太过惊世骇俗。
这年代,黄瓜亩產大约在2000至5000斤之间。
就算別人知道他家黄瓜高產,最多往亩產5000斤方向靠,而不是12000斤。
到时候汪承平对外说亩產3000斤,別人应该也会信。
这样別人一算,他能赚几千块钱,却不是直接成为万元户,虽然仍然惹人眼红,影响却小很多。
“请人摘啊?要提前说好吧?”苏小雅琢磨道。
汪承平点头道:“是要提前请好人,先不急,具体请多少,得看销售情况。”
左右还有几天黄瓜才完全成熟,这几天刚好他跑销路。
“黄瓜得晚上摘,从傍晚开始,第二天天不亮就要用拖拉机拉走,到时晚上要供一顿饭。”
苏小雅闻言顿时有了压力,咬著嘴唇说:“没想到事情这么多,这钱也不好挣啊!”
“要想人前显贵,必在人后受罪,只要能把钱挣到手,有什么可抱怨的?”汪承平笑呵呵道。
黄瓜摘好,汪承平把苏小雅送到家,然后挑著担子出了门。
担子一头掛著马灯,照耀著翻滚的晨雾。
这会儿差不多五点了,天还没亮,空气格外凉爽,偶尔能听到一声高昂的鸡鸣声。
出了村子后,汪承平把马灯取下,將担子收进了空间,这样赶路就轻鬆多了。
一路无话。
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汪承平才赶到县城,这会儿天色已经大亮。
他先去城乡结合部的几个农贸市场转悠了一圈。
发现这季节不但卖黄瓜的人少,卖別的蔬菜的人也很少,於是心里有底了。
接著,他没再耽搁,直接进了县城,找了背人的地方,把担子取出来,挑著前往客运车站。
县城的环境没想像中的那么好,到处灰扑扑的,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房子老旧,电线凌乱。
空气中,一股污水、煤烟和尿骚味混合后的难闻气息扑鼻而来。
倒是来来去去的自行车非常多,数不胜数,时不时还会看到一辆公交车或货车驶过。
街上的行人也比较多,年轻男女已经在追求时尚,穿的比较鲜丽,但大多数人穿的还比较朴素。
摆摊的也隨处可见。
有卖包子馒头麻圆油果子等小吃的,卖水果的,卖蔬菜的,卖鸡蛋活鸡的,卖点心和的……
最让汪承平意外的是,大街上还有不少卖猪肉、羊肉的,由此可见现在市场环境確实宽鬆许多。
“黄瓜怎么卖?”
“五毛。”
“你可真敢开口,便宜点儿?”
“便宜不了。”
路上不时有人打听黄瓜的价格,一听说五毛钱一斤,立刻就转身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